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爭鳴:西方拍賣行的天價文物從哪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9 15:46:31 | 文章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最近,一對英國兄妹將一件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交委拍賣行,拍出超過5億元人民幣天價,買家是中國人。有英國媒體稱,天價購文物背後是中國人的“瓷器愛國主義”。國內罵聲一片,説富人慈善不做,搞“瓷器愛國主義”,是假愛國。

反求諸己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遇到問題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相對可行的做法。但有時候我們簡直到了不問對方是非的地步,比如,對拿出中國流失文物的西方人,我們可以一概不予置評嗎?

這次拍賣,在英國倒是勾起人們對其戰爭掠奪史的回憶。《每日電訊報》坦言,這些遺産因戰爭或是西方收藏者的掠奪而流失海外。《獨立報》網站一位網民問道:“是誰從中國偷走了這些珍寶”?

文物鑒定重來歷,西方人持有中國流失文物,也難以回避人們對文物的“歷史”考問。英國兄妹説,他們是在打掃去世親人房間時發現這件乾隆時期瓷瓶的,在被發現之前,它一直被放在書架上,佈滿了塵土,而親人是上世紀30代得到的。東西是前輩搞到的,前輩去世了,後輩對文物一無所知,所以是無辜的。

如果我們綜合分析一下西方人給中國文物編的“歷史”,就會發現,故事驚人地相似,有時候簡直讓人聯想到盛行于中國高校的相互抄襲剽竊風。

2002年5月,有個美國人拿出一件清雍正粉彩蝠桃橄欖瓶,在香港蘇富比拍賣行拍4150萬港元。美國人説,他根本不知道此瓶是文物,遂將其改製成檯燈燈座,肚裏裝滿從後花園挖來的泥沙。還有一件拍價7852萬港明朝釉裏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163萬歐元明永樂青花纏枝四季花紋扁壺,原主人也講述著同樣的故事。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誰要是突然拿出一件稀有文物出來拍賣,都容易引起人們的懷疑。人們必然要問:你的文物打哪來?

當然,西方人拿出一件中國古代文物,內部社會又會達成“諒解”和默契,因為祖上曾經到中國打過仗,搶過東西,這是國家史和民族史。但這決不意味著完全沒事,信奉言論自由的同胞隨時可能出來將你一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立有《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産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中國一直要求西方歸還流失文物,去年佳士得拍賣圓明園獸首時,中國政府還進行過外交施壓。

事實證明,西方人不是傻老冒兒,他們通過把搶來的文物貶抑為“灰姑娘”,轉移世人關注的焦點。按照他們的口徑,東西是祖上傳下來的,不知從何而來,他們也根本不知道其價值。主人視如敝屣,拍則拍出天價,這就造成一種驚悚的效果。中國媒體通通將天價當成話題,至今沒有誰問:英國人從哪搞來的中國文物?

但只要我們稍加留意,西方人的破綻仍然是明顯的:西方掠搶中國文物于19世紀,那時候從中國坐船、坐軍艦回國要一兩個月,帶著大量只配做檯燈座的中國瓶罐回國,那一定是瘋了。對中國瓶罐的價值,搶劫者肯定是知道的,其子孫自稱毫不知情也是鬼話。

買中國流失文物的中國人只是一群搶抓商機的商人,把某些流失海外的文物買回來,存在轉手賺錢的可能性。他們無關政治,所謂“瓷器愛國主義”,僅僅是英國人給他們戴的一頂高帽。花5.5億元買一件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比黃光裕們賭博輸掉幾億、幾十億還是理性得多。説穿了,這是西方人19世紀大肆劫掠中國後留下的一個變現問題,現在開始困擾中國人了。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