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北京華辰2010年秋季拍賣會11月16日登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3 16:41:49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北京華辰2010秋季拍賣會將於11月16日至20日隆重登場,共推出中國書畫、瓷器玉器工藝品、中國油畫及雕塑、影像共計四個門類、7個專場、共1000余件拍品。預展時間為11月16日至18日,拍賣將於19日至20日舉行,地點均為北京伯豪瑞廷酒店。

中國書畫部分

1974年,陜西省文化局美術創作組(秦文美)集體創作、由劉文西主要執筆的《幸福渠》(LOT434),作為重要革命歷史創作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五週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此次展覽,是文革四屆美展裏規模最為壯觀的一次,共展出647件作品。《幸福渠》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反映中共中央書記處在延安棗園居住期間,領導全黨和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産運動。此作一經面世,便廣為流傳,紅極一時,成為美展的代表作品,累計發行數量無法估算。這件堪稱革命歷史題材的巨制,亦是劉文西先生人物畫創作的巔峰之品,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同樣值得高度重視。

重要私人收藏,依舊是本次書畫拍賣的一大特色。

葉淺予先生在漫畫、中國畫創作領域、美術教育領域不可或缺的地位與成就早已毋庸贅述,而他博大精深的書畫收藏同樣映照著他酷好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熱腸。1946年,葉淺予先生接受美國國務院邀請,在波士頓等地舉辦畫展,《雄踞》(LOT463)是徐悲鴻為其壯行之贈。此作惟妙惟肖地傳達出雄雞的神情,韻味、光彩、質感、兼用西畫中光影流離之色彩而突出強調了物象的陰陽結構之美,既體現出造型上的嚴謹,又不失民族繪畫特有的氣韻與境界。此幅畫作上世紀80年代輾轉為海外藏家所得,今次回歸,得以面世。

著名醫學專家王炳文先生秉性仁厚、醫術精湛,曾為文藝界多位名家治愈過疑難雜症,與齊白石、程硯秋、荀慧生、啟功等藝術名家過從甚密,是次華辰得幸徵得王先生五件藏品,皆藝苑名家的精心傑構,印證了王老與畫友之間的丹青厚誼。其中尤以齊白石老人的《荷花鴛鴦》(LOT404)堪稱翹楚,識者寶之!

眾所週知,本公司曾創下弘一法師書法作品拍賣的最高紀錄。這次參拍的幾件弘一法師作品以血書《以戒為師》(LOT402)最為耀目,新加坡高僧廣洽法師為其刺血,調和泥金所書,故數十年後依然光華璀璨不顯晦暗之色。另外一件(LOT403)亦是王炳文先生舊藏,為法師晚年所作,書法刊落鋒穎,已達天人合一的化境,實屬難得的精絕之品。

李可染先生筆下的水牛,早已成了純良溫馴,樸實無華的精神象徵。他筆下神情各異的放牧圖,以獨特的表現手法和蘊藉的內涵,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晚年喜歡以牧童放牧歸來的場景入畫,注重意境和符號化特徵的刻畫。展現出作者內心世界的真摯淳樸,筆力遒勁挺健,看似信手揮灑,卻處處妙趣橫生。四幀放牧圖(LOT445-448),按春夏秋冬四時合序,與天地陰陽合二為一,傳達出詩意的美感,雖為匹配,已屬難得。

極具文化含量的書法佳作,依然是書畫部分的一道異彩,康有為、胡適、趙樸初、葉聖陶、啟功等“名士“墨跡雅集一堂,頗可賞玩。

周思聰先生是新中國女性畫家中德藝雙馨的出色代表,更是二十世紀後期最優秀的畫家之一。她那寧靜淡泊的品格,冰雪聰明的天資,繼往開來的才智,以及她對靜謐大自然和平凡人們的熱愛,永遠凝結在她的作品中,留駐在眾多同行和無數觀者的心靈深處。

近期,周先生的作品在書畫市場中悄然走紅,正如她寧靜悠遠的藝術境界,默默地煥發著永恒的光采。本場蒐集的數十件作品,組成“逸筆清相——周思聰繪畫專場”反映了周思聰從中期到晚年繪畫創作的全貌。無論是人物、山水、還是荷塘,都能傳達出那種樸素、簡遠、真誠的無言之美,改造了刻意求實的寫實作風,形成了疏簡、虛淡、空明、雅麗而依然充實的藝術語言,傳達出靜美與光明的審美特質。這批作品的面世,為周思聰偉大繪畫藝術的愛好者提供了絕佳入藏時機。

瓷器玉器工藝品部分

本場瓷器玉器工藝品專場推出200余件精選拍品,以饗藏家。

清乾隆銅鎏金掐絲琺瑯太平有象一對(LOT211),高60釐米,銅胎,主體為象形,背馱琺瑯瓶式香熏,下置六棱形束腰琺瑯座。大象體態渾圓,神情憨態可掬,身配瓔珞、綰具,背上搭一錦袱,上放鞍韉,寶瓶至於鞍上。錦袱、瓔珞均以掐絲琺瑯裝飾,錦袱上為暗八仙圖樣,瓔珞為串珠花朵式,花瓣填琺瑯料,色澤鮮嫩欲滴。象背上所置鞍韉、寶瓶亦為琺瑯裝飾,但並不使用掐絲技巧,而以錘堞手法凸出花紋,于地上施純色琺瑯,使琺瑯色與銅色相互映襯,華美異常。六棱形座上有欄杆,束腰部分上下均飾蓮瓣,中為蝙蝠捧壽圖樣,下承鏤空式足。整個座體全部使用掐絲琺瑯手法裝飾,正中有藍地金字“乾隆年制”隸書四字橫款。“太平有象”,寓意天下太平,五穀豐登,在故宮中,有一處祭祀玄天上帝——真武大帝的道場,就是坐落于禦花園北端的欽安殿,欽安殿中供奉有一對錘堞起線“太平有象”香熏,為乾隆四十一年(西元1776年)兩廣總督李侍堯進貢,深得乾隆喜愛,御賜名“太平有象”,並下令安放于欽安殿中,在故宮太和殿、中和殿、上書房等各宮之中均有太平有象形制的陳設,可見“太平有象”正是古代帝王對治理天下的最高期望。這對太平有象香熏,體形碩大,在做工上融合鎏金掐絲、錘堞為一體,圖樣繁複而不亂,色彩豐富而不俗,做工細緻精巧,氣度雍容,實為乾隆朝琺瑯宮廷器。

釉裏紅瓷器是元代景德鎮瓷業上的創新品種。呈色劑為氧化銅,經科學家研究氧化銅極易在釉中揮發,對燒制過程中銅彩料的配製,窯室溫度,窯位等方面要求較高,無論哪一方面掌握不好,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釉裏紅瓷器燒制的難度極大。因而作為初創階段的元代釉裏紅瓷器,傳世品極少。從目前已發表的著錄情況看,全世界僅有30件左右。而釉裏紅地刻雲鳳紋玉壺春瓶只有二件。除LOT131以外,另一件在日本松崗美術館。此瓶腹部釉裏紅為地加刻一對翔鳳,鳳紋刻劃清晰,鳳為傳説中的鳥中之王,在釉裏紅色的襯托下,更顯高貴與神聖。此瓶的口部還有一週銅紅的環帶裝飾。整體觀感造型秀美,畫面紅白相映,非常綺麗,為元代釉裏紅器的佳品,傳世稀少,值得收藏。

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天球瓶(LOT127),流傳有序,曾參拍香港蘇富比1977 年 11月29日(編號226)及倫敦蘇富比1996年 12月27日(編號)107中國瓷器專場拍賣。清康熙天藍釉百條缸(LOT161)原藏者為舊時北平文人馬氏。1949年前馬氏受邀至上海任教,遂舉家遷居滬上。時局動蕩,馬氏家資多有失散。唯其所藏數件瓷器包括此件天藍釉柳條缸,似有天佑。幾經浩劫而未傷其身。今日重現,令人感嘆。此缸釉色勻凈清亮,是康熙雍正時期此類瓷器製作的經典之作,是當時官窯創燒瓷器的典型代表。清康熙青花魚龍變化折沿盤(LOT193),直口,寬折沿,盆形腹,平底。內外壁施白釉,底上露胎,胎質堅實潔白。底中央有一雙圈,內書雙行楷書“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發色濃艷清雅,層理分明,釉色瑩潤,做工細膩,堪稱康熙宮廷精品。

清中期象牙描金三世佛坐像(LOT286),高22釐米,造型極為端莊,工藝精巧。更珍貴的在於材質,象牙材料之難得,世人皆知,富於佛像收藏的故宮博物院中,所藏象牙佛像也寥寥可數,這三尊造像均為象牙製成,所費工料可想而知。一組完整的成堂佛像,更為珍貴。

墨池余韻——日本私人收藏古硯專場,甄選古硯百餘方。宋蟬形抄手歙硯(LOT13)長50.5釐米,外形為蟬形,取自於漢代玉蟬造型。下半部分淺開圓形硯堂,上半深挖墨池,硯緣向內翻捲,包裹墨池。硯背造型獨特,一莖狀物翻折,兩端著地為兩足,墨池對應處向下突出,即保證墨池處堅固,又形成一足,這

樣背出三足,硯體站立極穩。硯背有銘文三處,一為隸書“枕石齋珍寶”,一為楷書“隨身三百畝 留三道人題”,一為楷書“質而堅,靜而玄。惟其然,故永年。辛未春馬遷銘”硯石取自歙縣,石質碩大,無可匹敵,可謂曠古絕今。

宋鉞形抄手硯(LOT14)長35釐米,硯體鉞形,硯面開斜通式硯堂,深挖半橢圓形墨池。硯體三周起框,上緣較厚,向墨池中凸出一半圓柱體。硯背出三足。此硯體型碩大,造型風格厚重、雄渾,石質略粗,雕工簡潔,極具宋硯特徵。且給人孔武有力之感,與宋代中晚期的斯文之氣有明顯區別,與故宮博物院藏唐澄泥天策府制風字硯兩相對照,可看出帶有濃重的唐代遺韻,應為宋代前期遺物。

中國油畫及雕塑部分

目前在市場上,最為大眾所關注的還都是一些重要藝術家成熟時期的代表性作品和重要作品,這些作品也常常會在拍賣中創造出極高的價格。而作為收藏品來説,名家的早期作品對於收藏家來説也是珍貴而必須的。藝術家的早期作品能流傳至今的並不多見,再加上藏家一但收入,因其稀缺的屬性,往往也不會再在市場上進行流通,就使得這些早期作品在市場上更加稀少。周春芽的《葉帥》(LOT1071)創作于1980年,模特是與他同一年進入四川美術學院的同學葉永青,這一年,他們都是大學二年級。因為與眾不同的色彩感覺而就讀版畫係的周春芽此時對油畫這種創作方式也許並沒有什麼把握,但即便是這樣,從這幅畫中也顯露出他不同於當時四川美術學院主流的以寫實為創作手法的傷痕藝術風格,更具有表現主義的特徵。畫風粗曠,筆觸較大,並由於在畫面當中運用了“線”而有裝飾的韻味,團塊的造型與暖褐色主調使畫面顯得樸拙而凝重。從這幅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時的周春芽雖未完全走上表現主義的道路,但已展露出對表現主義創作手法的敏銳感覺。

寫實主義繪畫是一個源自西方的具有深厚傳統的藝術流派。作為一種表現手法,寫實繪畫屬於具象藝術,即致力於忠實地還原對象。寫實主義繪畫及其藝術思潮被傳入和引進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從最初作為異質文化遭排斥,再到作為拯救中國傳統繪畫的良藥被引進,最終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傳統成為中國美術教學和創作的重要標準,寫實主義的發展構成了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主幹,成為這一時期中國美術的代表性成果。艾軒《祈盼》(LOT1074)、陳衍寧《昨夜星辰》(LOT1079)等,都是寫實繪畫的代表作品。

近幾年來,70後、80後藝術家的作品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他們都以自由藝術家的狀態,坦然並忠實地深入反映每個人各自的人生體驗、感受和經歷,專注對自己來説最強烈、真實的體會。作為“青春殘酷繪畫”潮流的代表人物,尹朝陽的畫作在中國90年代末期的寫實主義繪畫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以尹朝陽為代表的“青春殘酷繪畫”,重新使繪畫在敘事性、圖像概念以及美學趣味上,具有一種不同以往的實驗性和思想深度,並構成90年代前衛繪畫的一個重要傾向。《郊外》(LOT1117)作于1997年,是尹朝陽創作轉型之前的作品。畫面用色雖有其後期作品強烈對比的影子,但造型還是較為嚴謹而寫實,整個畫面的氣氛憂鬱沉重,充滿了向理想主義青春告別的無奈思緒。這幅作品,隱隱顯露出他在思想上有著與八十年代“文化啟蒙”帶來的理想主義精神的深切聯繫。

國內裝置作品的收藏剛剛起步,對於中國當代裝置作品的關注,海外多於國內,如華裔藝術家蔡國強的大型裝置作品就被海外機構收藏。這是因為在藝術欣賞能力上國內還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國內當代藝術收藏剛剛起步,在保管存儲等方麵條件還不成熟,收藏大型裝置作品的確存在一定困難。不過,海外收藏家收藏裝置作品正在形成成熟的市場,國內的收藏家一旦跟進,相信裝置的價值會得到很快的提升。

本次徵集的蔡國強的《萬花筒——時光隧道》(LOT1126),其使用所有圖片都來自他于1989~2000年進行的“與外星人對話”系列作品。正如蔡國強自己所言:“萬花筒”裝有我目前最為重要作品現場照片的碎片,這些作品記錄,在萬花筒這個無限變化的世界內,構成一幅幅彩繪,像生命的精靈一樣,展開美麗的故事。在這些使用不同的素材、主題、觀念各異的作品背後,總有一些共同之處,在我看來,就如同一個萬花筒。這一個個美妙的夢境,依附著我少年時代開始對藝術的憧憬與熱愛。”這件作品對於他來説,應該是具有自省能力的藝術家對過往際遇與努力的回顧與審視,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UNMASK小組是由劉展、匡峻、譚天幃三位年輕藝術家組成的藝術創作小組。成立於2001年。《0°》(LOT1120)是UNMASK2009年的新作,這組在視覺上十分空靈的裝置作品,仍然延續了UNMAS K一直以來對優雅品味的表現。與上一批作品“半透明”不同的是,這一批作品非常“實在”,“實在”得纖毛畢現。那些似人非人的形象都有著美麗而安全的皮毛,卻形單影隻,孤獨而傷感,他們坐在純白色的光滑鵝卵石上,在白色的空洞之穴中,獨自相處。就像這個時代的憂鬱和孤獨,讓人很容易想到自己在這個大時代的無助和迷茫。整個作品瀰漫著超現實的憂傷寂寞,令人感動。

在某種意義上,個人的記憶是最美麗的,也難免帶有對時光流逝的憂傷。而這種記憶一旦變成歷史的,社會的,那麼,無論它如何的慘烈,如何的痛楚,也會瀰漫著一種無法抵擋的恢宏氣息。尤勁東從“文學性繪畫”出發,根據知

青時代的切身經歷,創作了一部繪畫小説《把畫送往佳木斯》(LOT1177),內容是描寫一個繪畫青年,在對理想的追求中,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所付出的努力,並通過“磨難中的欣慰”這一動機表達他對人性的感悟,對人情社會的認知。尤勁東的文學是優美的、樸素的,他的“繪畫小説”也可以説是繪畫界的一個創舉。

影像部分

2010華辰影像秋拍最大的亮點是組織了“來自照相館的照片”和反映攝影技術技法與藝術融合的“向攝影致敬”兩個專題,為中國的攝影收藏建立了兩個新的脈絡。

從攝影術誕生到二十世紀中葉,中國歷史上很多重要的影像資料都出自照相館,這些照片不僅記錄著中國近代史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也承載著中國攝影藝術發展最重要的脈絡。華辰影像成交結果表明,出自照相館的老照片得到了收藏市場的十分地認可。這次華辰影像秋拍來自“照相館”的照片專題又上拍了許多清末民國著名照相館拍攝的照片,如中國攝影史上最重要的攝影人賴阿芳開設的阿芳照相館拍攝的照片和上海王開照相館拍攝的《阮玲玉》(LOT808)。

出自照相館的照片還為中國留下了重要的影像史料。本次上拍的長春藤坂照相館《溥儀和偽滿洲國政府官員的合影》(LOT820),是偽滿洲國成立之前,“溥儀和他的偽滿洲國政府官員的合影”,其中包括有彼時的國務院總理鄭孝胥、外交總長謝介石、軍政部總長張景惠、侍從武官長張海鵬、實業部總長趙燕卿,交通總長丁鑒修、司法部總長馮涵清、民政部總長臧士毅、參議府參議羅振玉和偽滿洲國陸軍中將工藤毅。這張有關偽滿洲國成立的大合影不僅極具史料價值,而且品相完美,是影像收藏的珍品。

拍品中還有民國時期工作于北京哈同照相館的德國女攝影家赫達•莫裏遜(Hedda Hammer Morrison,1908-1991)製作精美的攝影集(LOT905)。赫達旅居中國期間,曾傾心拍攝北京,以高超的攝影感染力盡顯京城的歷史風韻。赫達去世後,其家屬將她在中國所攝的一萬多張底片和六千多幅原版老照片,以及二十八本影集全部贈予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因而上拍的赫達影集是收藏領域留存于市場的極品。

《青椒》(LOT945)拍攝于1930年,是維斯頓的最著名、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青椒像人體,又像捏緊的拳頭,也像是佈滿肌肉的男性背部軀幹、或者是親密愛人極盡纏綿的身體。青椒在鏡頭下具有了不凡的生命靈質,成為別樣的生命真實。攝影師利用令人驚奇的螺旋型的綠色青椒進行拍攝,拍的是一個青椒,但又絕不僅僅是一個青椒。這裡邊有抽象的成分,包含完全超出題材本身的涵義。它把人們帶到一個超出感覺世界以外的新的境界之中,把現實世界的內核,明確無誤但又神秘莫測地顯露出來。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