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秋拍徐悲鴻馬作遭質疑 款題受畫者否認見過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09 10:28:53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這幅《奔馬圖》被介紹是徐悲鴻創作于1948年的作品,左邊題款處寫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樣。

“北京榮寶2010年秋季拍賣”開拍在即,其中一幅徐悲鴻作品《奔馬圖》成為了拍賣公司重點推薦的拍品,但昨日這幅《奔馬圖》的來源問題卻引來了爭議。據上週一些媒體報道,這幅徐悲鴻《奔馬圖》被介紹是徐悲鴻贈與當時北平新華總社記者、後來著名的史學家鄧蜀生的作品。近日,鄧蜀生卻向本報記者聲明,他從來沒有獲贈過徐悲鴻的《奔馬圖》。

榮寶拍賣公司則表示,該畫作的文字介紹是根據送拍人的講述寫的,可能是送拍人記錯了情況,但該作品經過鑒定是真品。

拍品介紹:《奔馬圖》是徐悲鴻贈與鄧蜀生畫作

在榮寶拍賣公司關於這幅《奔馬圖》的文字介紹中稱,這件作品是畫家徐悲鴻在1948年贈給史學家鄧蜀生的禮物,“徐悲鴻的《奔馬圖》作于1948年初冬,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三大戰役,傅作義部接受了中國共産黨的提議,北平和平解放在即。徐悲鴻與吳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籌備建立‘一二七藝術學會’,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這一歷史時刻。《奔馬圖》即為畫贈當時北平新華總社記者、後來中國著名的史學家、中國的美國史研究第一人鄧蜀生先生的”。據介紹,《奔馬圖》的落款處,還題寫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樣。

鄧蜀生:從未收到徐悲鴻贈畫

隨後,這段文字介紹被當事人鄧蜀生先生看到,他隨即致電聯繫本報記者,表示這段關於徐悲鴻《奔馬圖》的文字介紹並不屬實,“我從未獲得過徐悲鴻贈送的《奔馬圖》”,鄧蜀生説。

鄧蜀生表示,“這一表述完全不是事實。第一,本人從未獲贈或擁有徐悲鴻的《奔馬圖》。第二,1948年本人不在北平,更不是新華社記者。第三,本人絕非中國的美國史研究第一人。特此聲明,以正視聽。”他還告訴記者:“我沒有獲贈過徐悲鴻的任何作品,也沒有見過他。”

拍賣公司:送拍人記憶可能有誤

針對鄧蜀生稱從未收到過徐悲鴻的贈畫一事,記者採訪了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劉尚勇告訴記者,這件《奔馬圖》原藏者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宋步雲,送拍的是宋步雲的家人。他認為,出現現在的情況可能是送拍人對當時的記憶有誤,儘管畫作上落款是“蜀生先生惠存”,但可能不是鄧蜀生,而是別的蜀生先生。

而記者進一步詢問對該幅作品的真偽是否進行過初步鑒定時,劉尚勇稱經北京榮寶鑒定該幅《奔馬圖》為真作,至於作品的介紹,“是根據送拍人提供的線索給出的備註”,劉尚勇還稱,如果鄧蜀生有質疑可以與榮寶拍賣公司直接溝通,榮寶方面也好糾正錯誤,取消這條備註。

事實上,此次這幅徐悲鴻創作于1948年的《奔馬圖》,2006年也曾出現在北京榮寶拍賣會上,並以352萬元拍出。而此次重返榮寶拍場,估價為500萬至800萬。劉尚勇稱,當年拍賣會時沒有任何質疑,如果當年有質疑就不會有這樣的備註。

■ 前例

徐悲鴻一生以畫馬聞名,他創作的《奔馬圖》也不止一幅。早在2004年,一幅署名為徐悲鴻1939年創作的《奔馬圖》在上海拍賣就被人質疑是偽作。當時那幅名為《奔馬圖》的作品,被一位鑒定家認為是克隆自徐悲鴻紀念館的真跡《賓士》。那位鑒定家曾説,徐悲鴻真跡《賓士》的落款中寫明畫作作于1939年;而當時上海工美拍賣公司拍賣的《奔馬圖》落款中標明創作於民國28年,也是1939年。而像徐悲鴻這樣的大畫家,不可能在同一年中創作兩幅完全一樣的畫作。從圖片上看,這兩幅作品幾乎一模一樣,只有細節不同。

不過,2004年上拍的那幅《奔馬圖》的真偽問題一直沒有結果。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