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藝術品投資跑贏股票債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01 17:31:04 | 文章來源: 廣州日報

所有被交易一次以上的藝術品價格指數創造了將近11%的年收益率

日前,梅·摩中國瓷器雜項專項指數全球首發,顯示在過去10年中,藝術品回報率上升至12.5%,美股卻負增長,增長率為-0.7%。

據雅昌藝術網消息,對市場進行追蹤調查的法artprice.com近日發佈報告,截至今年7月的過去十年裏,藝術品價格指數創下近11%的年收益率,超過大多數包括債券和股票在內的投資品種,僅次於黃金,收藏性藝術品對衝通脹的作用再次被強調。

走勢:2008~2010漲225%

根據“梅·摩中國瓷器雜項專項指數”,從1985年至2000年第二季度,中國藝術拍賣市場沒有大的發展,在2000年之後,市場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梅·摩指數顯示,1985年至2010年第二季度,藝術品的年投資回報為8.4%,而美股的回報率略高一籌,為9%;但自2000年至2010年,藝術品回報率上升至12.5%,美股的增長率卻為-0.7%。該指數在2008-2010大漲了225%。

對市場進行追蹤調查的法artprice.com的報告中指出,截至2010年7月的過去十年裏,所有被交易一次以上的藝術品的價格指數創造了將近11%的年收益率,超過標準普爾500大盤股指數和其他絕大多數的資産類別,包括債券和日用品,藝術品對衝通脹的作用再次被強調。

“梅·摩藝術品指數”創始人之一梅建平認為,從長遠角度看,中國藝術品具備投資價值。

提醒一:純粹投資 不如考慮基金和股票

不過,藝術品投資的風險也被提及。梅建平認為,藝術品回報率具有不穩定性。Artprice統計發現,雖然經過十年的經營,中國當代藝術的總體價格上漲了500%,印度當代藝術總體上漲700%,但是在2008年和2009年,兩大門類的價格均下降了30%左右。

另外,藝術品市場受整體經濟影響也很明顯,根據“梅·摩中國瓷器雜項專項指數”,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藝術品市場暴跌;在2007年的美國金融危機中,藝術品市場的增長勢頭也有所下調。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負責人關予認為,藝術品投資與其他投資渠道並未能實現互補,一般來説,投資藝術品的人很可能在其他投資渠道中已有“佈局”,最後才會考慮藝術品市場。其次,藝術品市場的變現週期較長,在行情好的時候,可能可以在1—2年間倒手,但是在行情不那麼暢旺時,往往守上三年五年也很正常,不少大收藏家的藏品是在過世後才在市場上流通的。

關予認為,如果是純粹投資,還不如考慮基金和股票市場,除非投資者有收藏5—10年的預期,而且能夠保證自己不買假買錯:“如果一個投資者僅僅從投資回報率、回報週期衡量藝術品,而不考慮自己的收藏興趣和藝術品自身的價值,那就是他掉進投資陷阱的開始。”

提醒二:藝術品不是一投資就穩賺

“指數和報告有一定的趨勢指示作用,但只代表整體的情況,並分析某一個品類相對更有保值升值能力,但不是對個體的判斷,”關予解釋,比如吳冠中近年價格的走勢數據中很可能並未剔除贗品因素,也未對作品的優劣有區分顯示,因此投資者僅能從中獲得“吳冠中作品價格逐漸上漲”的判斷。“不代表投資者一齣手就穩賺”,關予強調,在2006年或2008年入市的買家,手中所持的藝術品未必可回到當時的價位。

市場人士認為,儘管市場預期今年的秋拍行情依然會看漲,但是個體買家還是要針對自己的個體拍品進行分析。“手上有貨的可以拋貨,但是買家也判斷目前是否是好的入市時機”,有收藏人士提醒投資者。

另外,關予提醒收藏者,目前公開的資訊多反映了藝術品二級市場(即拍賣市場)的狀況,並未全面表現整體藝術品市場的情況,雖然具一定代表性,但不體現市場全貌。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