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吳冠中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人物。他的藝術思想與藝術實踐不僅在同時代中國畫家中獨樹一幟,而且具有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在近期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中,吳冠中也成為了公眾耳熟能詳的人物,市場中的標誌。
2010年3月9日,胡潤百富發佈的《2010胡潤藝術榜》上,公佈了2009年度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最高的中國在世藝術家排名。這份榜單是根據2009年全球公開拍賣市場中國(包括港澳臺地區)藝術品成交數據制定的,只是一份白描的數字報表。榜單顯示91歲的吳冠中位列第二,其作品2009年拍賣成交總額為2.2億元。顯然在中國藝術品價格的市場的浪潮裏,吳冠中無疑是最受人民關注的藝術家。
整體市場:一路看漲
吳冠中(1919-2010),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曾留學法國,幾十年來致力於中西藝術的融合,抽象彩墨作品自成風格。畫面充滿詩意,注重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他是以油畫家的身份登上中國畫壇的,但在繪畫創作上超越了題材的地域性,不論是北方鄉野、江南村鎮,不論是巴黎街市,南洋風物,他描繪這些不同題材的油畫,有濃厚的中國韻味和中國氣派。
因為吳冠中在中國現代畫壇面貌獨特,其作品進入藝術市場也相對較早,時間大約在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後。1984年左右,吳冠中的藝術作品開始走向國際舞臺,在日本名古屋、福岡,美國紐約、舊金山,英國伯明翰等城市展出,奠定了其藝術國際化的基礎。1987年至1988年,是吳冠中作品價格發生重大轉折的重要時期。在這兩年內,吳冠中的藝術在全亞洲的範圍內確立起了較高的藝術地位。
進入拍賣市場以來,其作品就一路看漲,先後經歷了三次上漲的階段。
以1989年彩墨作品《高昌遺址圖》在香港蘇富比以187萬港元拍出為標誌,吳冠中作品形成了第一波的價格緩慢上升階段。1992年,吳冠中成功登陸世界頂級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以此為基點激發起了其作品市場價格的第二波升浪。
到2002年秋季至2003年春季可以説是吳冠中作品第二波升浪之前的“前奏”。即使是2003年春季由於“非典”的原因很多拍賣公司的春季被迫延遲,但成交額仍然達到了376.67萬元,較高的成交率説明吳冠中的作品在買方市場的接受度依然較高。2003年秋季,中國近現代書畫市場整體行情升溫,吳冠中的作品的成交也開始活躍。吳冠中的市場價格的第二波升浪已經形成,這是由國內機構性投資與海外著名收藏群體聯動所主導的上漲行情。
這波聲浪又可以分成以下兩個階段,從2000年春拍到2010年春季拍賣吳冠中作品上拍量和成交量折線圖可以清晰地看出,吳冠中作品的上拍量逐年上升,同時成交量與上拍量同步增長,並且這段時間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成交率,在2004年秋拍時吳冠中作品的成交率甚至高達93%,成交額更是在2005年秋達到吳冠中作品行情近些年來的“峰值”。這種飆升的行情與近現代書畫市場行情自2003年以來的上升關係密切,這一時期市場整體上揚,其中名家的作品更是受到市場追捧,因此吳冠中作品漲幅居前。同時,在2004年度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中法文化中心、中國美術館與大連萬達集團聯合主辦的吳冠中全球巡展活動更耗資億元,在國內外引起轟動,這使大家加深了對吳冠中作品藝術價值的認同及理解,也促使更多的收藏者加入到吳冠中作品的收藏行列中來。而2005年春拍北京榮寶拍出的《黃土高原》以1870萬元的高價成交和北京保利秋季拍賣的《鸚鵡天堂》以3025萬元的成交,使吳冠中作品的價位提升到千萬元的級別,躍升到了一個新的價位梯度。
進入2007年,吳冠中作品的第二波價格升浪進入到第二個階段。在春季拍賣中吳冠中的作品再次有高價創出,北京保利春季夜場拍賣的《交河故城》以4070萬元成交,2007年吳冠中作品的成交總額為3.67億元,高價作品的總成交額佔到當年吳冠中作品成交額的60%,可見高價作品的成交主導了吳冠中作品在2007年的市場走勢。而中低價位成交的作品佔據了40%的份額,説明吳冠中中低價位的作品行情也比較穩定,對其整體行情也有貢獻。
但作為近現代書畫市場中重要的“權重股”,吳冠中作品未來的走勢將與近現代書畫市場整體的走勢息息相關。受金融危機影響後,到09年春和到10年春拍時吳冠中的作品隨著中國書畫整體市場的走高再次出現了較好的上升趨勢,吳冠中的作品進入到了第三個上升階段。精品書畫不斷創下了高記錄,上拍量成交量以及成交率、成交金額都一路攀升。特別是09年秋到10年春拍時,精品高價成交數達到了峰值,10件過千萬的作品。説明目前市場的整體行情已經進入到“名家名作”的階段,只有著名藝術家的一流作品才能在市場上獲得買家的青睞,所以即使是吳冠中這樣的大師亦如此,精品價格高,普通的作品價格就低。從這一點也説明瞭近現代書畫市場中的藏家們購買作品越來越理性,心態也越來越成熟。
總的來看,吳冠中作為近現代書畫市場的一枝獨秀,他的藝術市場價格一直會處於一個領先地位。就目前來看吳冠中僅過千萬成交的作品就有17件,過百萬的就有340件,這是任何藝術家都無法比擬的。而細看其媒材,顯然吳冠中的油畫作品較具有百萬的規模。
以媒材來分:油畫量少,價格攀升的快
吳冠中的繪畫經歷了幾次變革,上世紀50年代,吳冠中作畫以水彩為主,時亦兼作油畫;60年代前期兼作水彩與油畫,並側重於油畫;“文革”期間八年擱筆沒有作畫;70年代以油畫為主,並開始嘗試作水墨;80年代以後,漸以水墨為主,也兼作油畫。在油彩與墨彩之間往返穿梭,輪番作業。
從統計數字結果來看,油畫和水墨的整體成交量相近,價格走勢和整體走勢相符,而在價格攀升方面,油畫較水墨來的活潑。但就整體而言,八九十年代的水墨越來越成為其繪畫的主要媒介,一些大型作品均是在水墨中完成。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每個階段的價格差異非常明顯,低的幾十萬元一幅,高的則達到幾千萬元。從上拍作品來看,書畫佔據著吳冠中作品的主要部分。
但是,從上拍數可以看到,吳冠中的油畫顯然在市場上較為昂貴,僅以217件成交量就達到8千4百多萬的成交額,並且油畫前10名成交價都是過千萬的成交記錄,但是,吳冠中的水墨精品最高價也尚未企及5000大關,於是,儘管吳冠中的水墨作品在市場上的流通雖然較多,但是,欠缺精品導致作品價格沒能超越其油畫作品。
從吳冠中水墨作品地區分佈圖來看,北京成為了吳冠中作品拍賣的主要根據地,香港次之,而從吳冠中油畫作品則在較多城市上拍,但是基本上北京和香港是上拍數最高和成交額最多的城市,上海則是一個另外一個較其他城市之外,較有突出表現的市場。
廣泛的收藏群體
前面提到了吳冠中進入市場,特別是進入國際市場的時間較早。加上大量在國際範圍內的展覽宣傳活動,使得吳冠中在全球都擁有廣泛的收藏愛好群體,這其中也與一些人和機構的推崇密不可分。
首先提到的是吳冠中作品在東南亞市場中最具實力的收藏家是新加坡好藏之主人——郭瑞騰。這也是最早支援吳冠中的一大藏家。1988年,吳冠中應新加坡博物館邀請在新加坡舉辦“吳冠中畫展”結識了印尼華僑郭瑞騰,得到了郭瑞騰的濃厚興趣。郭瑞騰在上世紀90年代對吳冠中的作品購入量很大,並且在資金實力上很雄厚,很多人為投郭瑞騰之所好而專門在市場上搜尋吳冠中的精品畫作,久而久之吳老作品的市場開始擴散至整個東南亞和港臺地區,形成了非常廣泛的收藏群體。2005年吳冠中的水墨畫《鸚鵡天堂》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3025萬元的價格拍出,創造了當時吳冠中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買主正是郭瑞騰先生,收藏在他在新加坡建立的好藏之美術館中,郭瑞騰在最多的時候收藏吳冠中作品超過100件之多,是當之無愧的吳冠中作品最多、最全的收藏者。
其次提到另一個人——郭慶祥,1994年,由郭慶祥策劃並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了一部反映老一代藝術家生活的《八十瑰寶》藝術片,這其中當然包括了採訪當時最受矚目的藝術家吳冠中。在結識吳冠中並對其藝術創作有深入的了解後,成為吳冠中忠實的收藏者。1992年大連萬達集團旗下的玥寶齋成立,由郭慶祥負責,並開始了對吳冠中作品的大量收藏,以吳老的水墨為主線至今大概擁有七八十件吳冠中的水墨作品,成為國內收藏吳冠中最多的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吳冠中在全世界的展覽大多是從官方邀請展覽開始的,目前沒有一個畫廊擁有吳冠中原作的代理權,但是一些畫廊在吳老各地展覽的承辦和畫作的推廣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有很多的作品也由這些畫廊銷售出去。
最早是90年代的新加坡斯民藝苑和香港一畫廊,兩個畫廊在90年代的新加坡和香港、台灣都承辦和協辦過吳冠中的展覽。斯民藝苑的創辦者蔡斯民和一畫廊的主人方毓仁早期都是郭瑞騰的藝術顧問兼操盤手,他們都為吳冠中作品的推廣立下過汗馬功勞。
其次是美國人在香港開設的畫廊萬玉堂。萬玉堂老闆在吳冠中1987年于香港藝術中心舉辦的首個“吳冠中回顧展”後,對其産生濃厚興趣,四處搜尋吳冠中的作品,隨後為之舉辦了畫展,在開幕40分鐘內銷售一空,一時間傳為佳話。
近兩年吳冠中的活動中,我們還看到的一個機構的名字——百雅軒。近幾年來百雅軒在吳老版畫的推廣以及在畫集出版和新作展覽方面幫助頗多。而由百雅軒負責人李大鈞與人合資開辦的卷石軒美術館逐漸成為吳冠中作品的主要收藏機構。李大鈞表示,2004和2005年吳冠中在拍賣市場上的很多高價作品如今都收藏在卷石軒美術館內,其中也不乏有早期郭瑞騰和郭慶祥曾經收藏過的作品,如今卷石軒美術館已經擁有五、六十件吳冠中的作品。
另外,在吳冠中作品的私人收藏方面,近些年購買力度較大的當屬收藏家從者明。從者明在2004年和2005年吳冠中水墨作品價格還在10萬元/平尺價格左右的時候,進行了大量的收購,據他自己表示數量在百張左右。
數量有限的精品支撐整個市場
擁有著如此優越的市場氛圍和廣泛的收藏群體造就了吳冠中良好的發展趨勢,然而市場上作品的流通量來看,吳冠中好的作品並不多,這一局面確是由吳老自身造成的。
首先,吳老的“毀畫事件”。吳冠中曾有個信條:“不滿意的畫絕不能讓它流傳出去,否則會害人。”在他看來,藝術品沒有品質就不是藝術品,是廢品和垃圾。他的畫如果自己稍微感到不滿意,哪怕已經完全畫好裱好,也毫不猶豫地親手毀掉。造成了大量的作品被吳冠中所燒燬。其次,“不滿意的作品不願意賣;滿意的作品又捨不得賣。”因此吳老將大部分的精品繪畫捐贈給了國內外公共藝術機構。至今為止,僅有公開記錄的吳冠中捐贈作品就達到了400多件。2007年湖南美術出版社主持出版了《吳冠中全集》9卷本,共記錄了吳冠中一生作品2048件,由此可以看出吳冠中能流通于市場的好的作品不會太多。這一點也可以在拍賣記錄中得到答案,大量的作品重復上拍,特別是高價作品,據統計僅歷年高價排行的前30件作品中就有11件作品是重復上拍,其中吳冠中《雲南景色》(鏡心)更是先後四次重復上拍。這些作品都屬於吳冠中晚期的精品之作,好的作品不乏收藏者,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作品在買入時已屬高價,但重復上拍後,仍創下了一個個高記錄。數量有限的流通量帶給市場的又將是另一番景象,也將限制未來吳冠中的市場發展局勢。
80%的總成交額出自20%的藝術品,經濟學領域的‘二八法則’。如今套用到藝術品市場同樣能很好説明形勢。吳冠中的作品在09年秋到10年春時這種趨勢越見明顯,09年秋拍58件作品共成交了1.13億元,其中4件千萬成交的作品就獲得了8848萬元的成交額。10年春拍112件作品共成交2.98億元,6件千萬成交的作品也是獲得了1.64億元的總額。由此可以看出,精品的價格將會支撐著整個吳冠中的市場局面。這一觀點可能就將是吳冠中未來市場的主要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