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嘉德線上4月綠色主題拍賣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12 11:16:46 | 文章來源: 嘉德線上

銀鎏金如意發夾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愛春惜春是中國人自古的情懷,而這種愛惜,多少有點黛玉葬花的味道:以自然比人,其實心裏更為憐惜的,是自己那逝去的韶華。這種帶有人文色彩的“春意”,在“嘉德線上”網站正在進行的4月綠色主題拍賣月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體現。

春無蹤,卻有一些春色有了特別的去處。那些有著特殊時代意義的老物件兒,恰好能滿足人們那有些不切實際的願望:攬住春色。

“舊時春色——清代民國女性銀飾專場”

舊社會的女性很不幸,因為社會地位不高;舊社會的女性很幸運,因為她們的飾品是那樣優美動人。這是當下老銀飾收藏圈兒對那個年代的普遍看法。的確,清代民國年間的老銀飾,令許多21世紀的文藝青年們愛不釋手,甚至一些國際知名大品牌,若仔細辨認,會發現其設計靈感也與百年前的老銀飾有著淵源關係。

就拿本場中的一件民國年間的銀鎏金如意發夾來説,簡簡單單一隻如意,線條流暢優雅,令人一望便聯想到嫵媚動人的女子,盈盈秀髮,婉轉烏雲。整個發夾胎體厚實,尾端有變體的“萬”字紋,雖為民國飾物,就現代審美來説仍然極為出眾。

現代審美加年份夠老,這正是老銀飾大受追捧的原因。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説,這一門類十分符合“藝術消費”的理念:不僅是用來收藏的,更是用來佩戴,為自己“個性化”增色的——去哪個商場能找到這樣的耳環、手鐲、戒指、髮簪?而其三五百至千元左右的價位,與國際知名時尚品牌的高檔飾品相比,又相當“划算”。

據了解,老銀飾收藏是最近一兩年逐漸升溫的新門類,除藝術消費人群外,許多原來玩兒古錢、銀幣、銅器的藏家,也紛紛轉入這一領域,憑藉多年積累下來對金屬老件兒的靈敏直覺,上手迅速,玩兒得不亦樂乎。

“生命的春天——連環畫專場”

除了90後,説起小人書,幾乎沒有什麼人的眼中不流露出癡迷的神情。“大人們都曾是孩子,只是他們忘記了。”著名童話經典《小王子》裏的這句話,用來解釋當下的連環畫收藏熱再合適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老過,卻是每個人都年輕過。生命的那個春季,我們曾伴著小人書度過。

本專場精選了一批五六十年代的連環畫,其中有些頗有些藏品背後的掌故。比如1962年一版一印的《靈泉洞(一)》,任伯宏、任伯言畫,鼎鼎有名的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這本作品曾獲全國第一屆(1963年)連環畫創作評獎繪畫三等獎。有趣的是,該書原著是趙樹理,曾有人評價説,想像力貧弱是趙樹理的創作不能發展成一種大氣磅薄的藝術形式的重要原因。但《靈泉洞》恰恰是個例外,它是想像的盛宴。受到“大躍進”初期的時代精神鼓舞,趙樹理擺脫了“鋪攤瑣碎”的表像思維,用浪漫的筆法,讚美了田金虎和眾鄉親在靈泉洞與閻王腦“佔山為王”的“共産”生活。由此,在主流意識形態的狂熱話語中,趙樹理成功地嫁接了一回民間社會的價值立場,使作品具有了反諷的意味,這在他的文學創作中非常罕見。

另有一本1957年一版一印的《暴風雪》,黃啟榮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暴風雪》是普希金小説中的傑作,地主的女兒愛上了窮酸的陸軍准尉,兩人相約在一個夜晚私奔,偷偷舉行婚禮。那天夜裏,突然來了可怕的暴風雪,在新娘準備接受新郎的吻時,卻驚恐地發現對方不是自己的情人…… 不知在那個男女談戀愛不敢當街牽手的年代,小説主人公癡情、善良、單純的愛,曾偷偷打動過多少初沐春風的少男少女?

“春之聲——老電影海報專場”

業餘生活極度匱乏的年代,電影就是人們精神沙漠裏的春天,而海報,正是那段“春色”的棲息之所。看到歲月斑斑的海報,影迷們還能津津樂道出當年的故事。

1964年,北京電影製片廠與西安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了《天山的紅花》。春天,正是産羊羔的旺季,突然氣象臺預報暴風雪即將來臨,社員們積極做好防寒準備,以免羊羔受凍、蔓延肺炎…… 這部電影當年在觀眾中反響較大,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一,該廠成立較晚,到“文革”前,拍攝的電影和北影、長影、上影相比少之又少,但通過和老廠子們的合作,在較短的時間內生産出了幾部優秀的故事片。

《山菊花》則是與《苦菜花》、《迎春花》齊名的當代作家馮德英“三花”系列,1982年被搬上銀幕。這部電影是倪萍的早期經典,當時她還在山東藝術學院學習,憑藉片中桃子一角,榮獲當年珠江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最佳女演員。海報上那張青澀的臉,你認得出來嗎?

1975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了一部《沙漠的春天》,蒙古族老作家瑪拉沁夫的作品,由朱文順導演,時代特色鮮明,按照當時“三突出”的原則,創造出了一個牧民的好女兒那仁花,甫一齣場就做了一個英武的亮相:套住了受驚奔跑的群馬之首,其他牧民陸續跟上,歡呼“那仁花回來了!”

“昔日黃沙漫漫處,今朝綠浪滾滾如海洋”,當年改造沙漠的口號,在今天看來,竟多了幾分現實意義。4月綠色的春天,我們也是這樣憧憬,這樣盼望的吧。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