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具象、印象、抽象三步跨越 張大千拍品後勁足(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2-22 14:02:49 | 文章來源: 上海金融報

張大千從早期的具象走到印象,再由印象走進晚年的抽象,實現了三步跨越。從世界美術史上看,一個繪畫藝術家能在具象、印象、抽象上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恐怕鳳毛麟角。

張大千潑彩《瑞士雪山》

從20世紀開始,張大千始終引領著國內書畫的銷售價格,並成為藝術市場上最為亮眼的明星。尤其是在前兩年中國書畫調整之際,張大千作品仍有不俗的表現。如在2007年台灣藝流國際首次藝術品拍賣會上,張大千的潑彩之作《溪橋曉色》受到熱烈追捧,不少買家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經過激烈的競爭,最後國內買家不敵海外買家,被義大利米高梅家族以高達3400萬新台幣收購。

在2007年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張大千的作品極受藏家的青睞,他的兩幅作品《潑墨山水》和《幽谷圖》分別以990萬元和700萬元成交。

2009年張大千潑彩《瑞士雪山》在北京匡時國際獲價5264萬元,頓時轟動拍場。此前2005年小幅潑彩作品《瑞士雪山》在蘇富比獲價1674萬元。從中可以看出,張大千的潑彩作品正在被國內收藏家所接受,後市有望引領現代中國畫行情。

張大千

“南張北溥”聲名鵲起

張大千1899—1983年是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藝術家。原名正權,後改名爰。他青年時代師從曾熙、李瑞清學習詩文、書法和繪畫;後耽于佛學,一度為僧,法號大千,畫室取名“大風堂”。

上世紀20年代,張大千已在中國畫壇上嶄露頭角。1928年張大千與俞劍華、馬企周、黃賓虹、熊松泉等發起組織“爛漫社”;同年秋天,張大千從上海赴北京,經清末詩壇大家陳三立的介紹,結識了著名文人畫家溥心畬,從此張大千常與溥心畬一起談書論畫、吟詩作賦,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他們的畫經常在琉璃廠展出,銷路很好。

當時琉璃廠集萃山房經理周殿候提出“南張北溥”,得到人們的積極響應,有位文人在《北辰畫刊》上刊登了一篇題為“南張北溥”的文章,從此“南張北溥”傳遍大江南北。

潑墨潑彩自成一家

當時,張大千摹倣石濤已幾可亂真,並在民間流傳了許多有趣軼事。

上世紀40年代,張大千悉心鑽研陳洪綬、唐寅、沈周、戴進等藝術精華,他“窮追古人之跡,窮通古人之法,最後達到窮探古人之心”葉淺予語,同時將工筆與寫意重彩以及水墨融為一體。張大千在敦煌三年,臨摹了大量壁畫,苦苦探索古代傳統技法,尋本溯源,一絲不茍。

上世紀50年代,張大千棲身海外,期間,他曾遊遍世界名川大山,“搜盡奇峰打草稿”。晚年移居台北“摩耶精舍”,並根據自己長期的藝術實踐,創造了大潑墨、大潑彩的技法。他筆下的作品,色墨交融、光彩有致、用筆恣肆、佈局雄厚、畫風蒼勁、自成一家,為中國畫開闢了一條新的藝術之路。1958年,張大千被美國紐約世界美術協會推舉為“當代第一大畫家”,並被贈予金質獎章;1974年又獲美國太平洋大學頒贈的“人文博士”榮譽學位。

實現藝術三步跨越

大家知道,繪畫藝術有具象、印象、抽象三種,而從張大千的藝術歷程來看,他從早期的具象走到印象,再由印象走進晚年的抽象,實現了三步跨越。從世界美術史上看,一個繪畫藝術家能在具象、印象、抽象上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恐怕鳳毛麟角。

可惜,由於大千1949年就離開了大陸,因而大陸藏家對其晚年潑墨潑彩作品的價值沒有予以充分認識,原因是這類作品大多為半抽象和抽象,直接導致張大千這類作品在大陸並不走俏,相反,早年張大千具象類作品卻很受歡迎。

然而,在國際畫壇上,印象和抽象類的作品價格往往很高,拿油畫家趙無極和朱德群來説,他們的抽象類作品價格已遙遙領先於其他華裔畫家,同樣,張大千晚年印象和抽象類作品很受海外藏家的青睞和追捧,價格居高不下。如《瑞士雪山》曾以5264萬元的高價成交,標誌著張大千半抽象和抽象類作品開始被國內藏家看好。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