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GDP連年高速增長的背景下,藝術品市場正跑步追歐趕美。大都市裏,許多與藝術相關的展覽、拍賣、畫廊、藝術區,可謂風起雲湧。與過去相比,中國人的腰包確實鼓了許多,但他們當真可以像歐美那樣消費藝術品了嗎?
先看美國的藝術品消費。
美國的城市化很高,2002年的都市地區人口已達2.26億,佔總人口的80%。在美國的許多城市,分佈著很多規模不等的畫廊,經常會有市民流連其中,間或扛一幅畫回家。大多普通的美國家庭,都會有裝飾性的油畫陳設,在2006年,美國僅進口的裝飾用油畫,就高達40億美元。由此可見,美國是藝術品消費很普及的國家。
中國的藝術市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截至2008年,中國的13.3億人口仍有7.21億在農村,他們的藝術品消費幾乎為零。另外的6.07億城市人口,狀況也並不樂觀。在經濟文化中心的京、滬等城市,雖然不時從拍賣市場爆出天價、不時有白領光顧畫廊,但終端藝術購藏者只是很少數的新富、新貴階層,大多普通城市居民都與藝術品消費無關。相比美國,中國的藝術品消費市場還是局部現象,屬於“頭部發燙、渾身冰涼”。
紅火的中國藝術品消費市場,為什麼只集中在“頭部”?
根源在於我們的國民收入狀況。經濟學認為,除了食鹽等特殊商品,絕大多數商品的購買量受消費者收入的影響。其影響程度用“需求收入彈性”表示:如果購買量隨著收入的提高反而下降(如舊貨),其“需求收入彈性”<0,該種商品屬於“劣質品”;如果購買量隨著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如家用轎車),其“需求收入彈性”>0,該種商品屬於“正常品”。在正常品中,“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彈性又有區別:“必需品”(如蔬菜)的“需求收入彈性”<1,其購買量隨收入提高而增加的幅度不大;“奢侈品”(如珠寶)的“需求收入彈性”>1,其購買量會隨收入提高而顯著增加。
從“劣質品”到“必需品”,再到“奢侈品”的收入彈性變化,表明消費者收入提高後,購買商品的檔次逐步升級:當收入極低時,只能購買“劣質品”;當收入有所提升後,逐漸用“正常品”取代“劣質品”;當收入進一步升高,開始大量購買“奢侈品”。
對此,著名的“恩格爾定律”表達得更為明確。
1857年,恩格爾收集到153個比利時家庭的預算支出數據,從中得出消費行為法則:在總支出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比例隨著收入的上升而減少。許多橫向比較研究表明,與發達國家相比,不發達國家消費者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更大。一國的縱向數據表明,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其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逐漸減少。表示該比例的“恩格爾系數”,已經成為衡量消費者貧困程度的重要指標。
因為食物是最典型的“必需品”,“恩格爾定律”也證明:不同收入水準者的“必需品”和“奢侈品”消費比例,相差懸殊。
美國的“全民式藝術品消費”,正是得益於其居民的高收入。2007年,美國的每人平均年收入為3.76萬美元、世界排名第4。中等收入者用於食物等必需品的支出,僅佔其收入的很小比重,所以藝術品等奢侈品消費成為他們的常態。但在中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7年城鎮居民家庭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38萬元人民幣、“恩格爾系數”為36.3%,農村居民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0.41萬元人民幣、“恩格爾系數”為43.1 %,僅食品一項,就分別佔總收入的三四成。即便收入前10%的富裕家庭,每人平均消費性支出也只有2.33萬元人民幣,其中的衣食住行等必需品支出佔80.5%。
數據表明,在中國能夠消費得起藝術品的,只有極少量的高端人群。其中的富有企業主,已經從購買品牌服飾過渡到講究家居裝潢、再到收藏藝術品,成為各大藝術拍賣場的活躍買家。而其中的白領階層,雖然錢包日漸充盈,但消費目標仍在物質層面上,對藝術品的需求尚在起步。至於絕大部分居民,收入剛剛可以解決溫飽,消費藝術品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看來,實現中國藝術品消費市場的“暖遍全身”,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