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藝術市場

已現好苗頭,回暖待觀察
——從上海兩場大型藝術博覽會看中國藝術品市場走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9-17 09:06:03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曹俊傑 黨雲峰

  每年一次的上海藝博會,成了中小藝術品藏家的淘金樂園。9月13日,上海兩場大型藝術博覽會“上海藝博會”、“上海當代”同時閉幕,主辦方都各自宣佈取得了巨大成功。

  截至13日,上海藝博會官方統計顯示:展會成交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加800萬元,部分畫廊代理的作品幾乎在開幕前兩天即告售罄。而上海當代負責人也介紹,上海當代藝術展有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家畫廊參展,成交情況不錯,有個別畫廊成交千萬元,百萬元的也有幾家,“整體情況還不錯。”似乎飽受金融危機影響的藝術市場,顯示出了與資本市場同樣的“微笑曲線”。

  傳言與真相

  9月13日當天,一則傳言開始在上海當代的展商群中散佈:北京長征空間共賣掉了2800萬元人民幣的藝術作品。這一小道消息愈演愈烈,畫廊經營者之間對此竊竊私語,卻無人去考證真實性。當有媒體記者去長征空間的展位求證時,對方的答覆是:我們所有參展作品的總估值都不到這個價格,總成交不過10件有餘。

  風起于青萍之末。大多畫廊在經歷了近一年多的慘澹經營後,脆弱而敏感的神經都希望來一劑強心針。藝博會舞臺折射出的市場資訊,往往比單個畫廊空間更有價值。

  同時參加了兩個博覽會的上海本土實力畫廊華氏畫廊和香格納畫廊,其遭遇可謂冰火兩重天。華氏畫廊總經理華雨舟介紹説:“上海藝博會上,參展的王向明的26件油畫全部售出。上海當代展位也賣掉3件徐冰的天書系列。總共大概60%至75%的成交率。每件作品的成交價均為幾十萬元左右。”而以代理一線當代藝術家聞名的香格納畫廊則表示,藝博會的成交一般,不過這次見到的收藏家比以往略多。在金融危機波及全球的特殊時期下,世界當代藝術圈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投向了中國,希望在這裡挖掘到一批新興的收藏群體。

  好作品依舊是搶手貨。日本大田畫廊負責人大田先生介紹説,這次他們帶來的全是日本當代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的作品,包括油畫、雕塑、裝置共7件。開幕當晚,他們已成功賣出3件,一件是其雕塑《南瓜》,被一菲律賓買家以20.62萬美元買走;油畫《Girls》則被中國買家以27.5萬美元買走;最後一件也是油畫,名為《西瓜》,由一位新加坡買家以41.92萬美元購得。

  上海藝博會開始前曾經炒作過的達利藝術品,並沒有像以往一樣獲得廣泛認同。來自西班牙的藝術經紀商Alex Doppia説:“只賣出了7件達利的小型授權複製雕塑,最貴的一件為50萬歐元,被房地産商人購買。”

  不過,有幾個來自藝博會現場的判斷,依然可説明市場並非如想像中樂觀。

  首先,國外畫廊在中國藝術品市場逐漸銷聲匿跡。在有126家畫廊參加的上海藝博會上,96家是中國本土畫廊,歐美畫廊難覓蹤跡。上海藝博會的主辦方對此解釋説:“國外畫廊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更大,即便提出給他們博覽會期間免費住宿的優惠安排,國外畫廊參展者依舊應聲寥寥。”原本對中國市場參與熱情極高的紐約馬樂伯畫廊等著名畫廊並沒有參展,也間接説明這些國際性畫廊對於開拓新市場仍持保守態度。

  其次,上海當代邀請的客戶雖以海外藏家為主,但規模相對於前兩屆有所縮小。由過去的以歐美畫廊為主,轉變為以亞洲畫廊為主。上海當代總策展人秦思源表示:金融危機的影響是其中一個因素,但“上海當代”本身也需要進行結構性、方向性和策略性調整。從長遠來看,“上海當代”必須關注亞洲畫廊和藝術家的成長。

  再次,大收藏家的興趣並未被廣泛調動。James Cohn畫廊代表許宇説:“這次見到的國內外大收藏家數量不如往次,只有少數幾人在第一天拋頭露面逛了一下。”幾年前,國際藏家競相搭乘私人飛機來上海的藝博會掃購中國藝術品,兩相比較,天壤之別。James Cohn畫廊在藝博會上的最後收穫是與10多位新的收藏家客戶建立了聯繫。不過,這也遠遠好于畫廊參展的預期。

1   2   下一頁  


下一頁歐亞藝博會輪番登場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歐亞藝博會輪番登場
· 怎樣降低珠寶玉石投資的風險?——專訪國家首飾品質監督檢驗中心主任段體玉
· 翡翠價格為何一路狂漲?
· 新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 古今輝映看"觀復"
· 時代需要新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