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藝術市場

名家書法獲佳績對收藏市場的啟示
——談書法藝術的賞識與投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9-05 18:36:44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丁建華

2009年8月23日,在北京榮寶第65期藝術品拍賣會書法作品專場上,210件近現代名家書法匯聚一堂,受到眾多買家追寵。開篇的11件啟功書法頗受歡迎,取得90多萬元拍績,接下來范曾、劉炳森、沈鵬、林散之、趙樸初、吳湖帆等人的書法也十分搶手,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原估價為2-3萬元的老舍《書法對聯》,每條僅1平方尺左右,但最後成交價卻高達23.52萬元,全場210件書法總成交率為80%。由此激起了收藏界對名家書法再次受到市場追寵的格外關注……

儘管歷來就有“書畫同源”一説,但在中國獨具的書法、國畫和篆刻藝術中, 書法無疑位居“老大”,其緣由是書自畫始,而又為畫法之先導,國人習畫必先學書法。而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審美趣味的結晶和瑰寶,因其具有卓越的藝術成就和顯著的民族特色,因此也具有了極高的審美價值和廣泛的群眾賞識基礎。可以説,在賞“書”識“法”的過程中,觀者既可增進對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學識修養,以舒展懷抱和陶冶性情,又可開闊自己的藝術視野,獲取審美上的高級享受,並進而感悟出藝術與生命之人生哲理。

一、書法之美應從何處入眼

賞書法之美,當從筆墨、字形、章法和意境上入眼。筆墨即為用筆用墨之道。古人曰“力透紙背”,即把書者筆力之強弱和是否中鋒用筆,作為判斷書作在筆法上優劣的要點之一。然而,書法用筆還需要根據書寫需要,通過運筆時相宜的輕重、疾徐、強弱、虛實和轉折頓挫等種種變化來實現。

墨法之道,古人多以濃墨書就,直至近代才逐步對墨法加以研究並使其豐富。在常見的濃淡深淺、濕潤枯燥變化外,自黃賓虹始又將國畫的“宿墨”法用於書法創作,形成了“漬墨法”,即以宿墨(過夜之墨)和清水並施,在宣紙上書就出中心墨色濃黑,周圍水墨潤淡,外周邊緣清晰的點畫筆跡,即俗稱“有骨有肉”的奇妙水墨效果。而當代書家又創出與之對應的“背脊法”,即通過水墨交融、洇散滲化作用,在一筆之內呈現中間潤淡而兩邊濃黑的效果,此兩種“墨法”的創新,大大豐富了觀者欣賞書作時所引發的美感、情趣和意境。

字法為字的造形之美,即指漢字點畫分佈不僅對比性強、反差大,且結構極富變化所形成的審美價值。歷代書家均重視“字要寫正”原則,即力求達到平穩、均衡、勻稱不失重心的造型美要求。具體説,字的間架結構之美有八大原則:緊湊充實,重心平穩,疏密勻稱,比例適當,點畫呼應,偏旁迎讓,向背分明,變化參差。這均要求書家合理運用避就、呼應、穿插、排迭和映帶等方法來實現。

所謂章法,是指一幅書作的整體構圖之美,即無論是何種形制,無論作品字數多少,都應當使整幅作品中的文字與幅式、墨跡與空白之處統一和諧,相映成趣,並達到通篇貫氣、自然天成又富有新意的效果。而書法意境,則指書作上的筆跡墨痕與作者欲表達的感情融和一致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它會因書家的修養、品德、學識及技巧等不同,形成獨特的藝術個性和情趣,呈現出風格各異的如淡雅、秀麗、雄強和險勁等個性之美,再通過觀者的聯想,體悟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由此可見,書法賞識要“整體觀勢,局部賞趣”,即首先從章法上縱觀全局氣象,審其是否神足氣暢、協調統一,體現出作者的創作性情,然後再于局部細察字法和筆墨,品評其技巧和趣韻,進而咏其內容,感悟到書法力作獨特的美之意境。

二、“當代草聖”的書法之妙

書法諸體又以草書為其高峰,書者放逸縱橫,寄情舒懷,賞者悅目養心,其樂無窮。讓我們從被譽為“幾百年才出一個的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的書法藝術中,窺見草書精妙之一斑吧。

《清平樂·六盤山》,為林散之先生書法藝術巔峰期——1972年75歲時所創作。當年,他在日文版《人民中國》雜誌上發表的著名書作《東方欲曉》,使啟功脫帽鞠躬,引趙樸初索其墨寶,被郭沫若讚為“很好”,歷來就是書界之美談。書中可見,林老以慣用之長鋒羊毫作書,字法以南帖為主,墨法以畫法為主,故草書線條瘦不露骨、力透紙背,通篇墨色枯中見妍、變化多端,整體章法均衡和諧、通篇貫氣。

尤為難得的是,他以蘸一次墨由濕濃到枯淡連續書寫幾個字,表現出草書特有的重輕緩急節奏變化之獨創方法,以及甚至在一字之內,又有若干次濃淡枯濕反覆交替出現的奇妙變化,令識者無不為之所嘆服!同時,他行筆時提按頓挫所呈現出字與字之間或連帶流暢的遊絲牽帶,如春蠶吐絲,徐徐入扣;或筆斷意連的澀進疾阻,如蟲蛀朽木,一片化機。縱觀全貌,其上下起伏跌宕和左右遙相呼應的書藝變化之美,更使賞者如同領略到了音樂的韻律美、舞蹈的風姿美、文學的舒情美、繪畫的虛實美和體育的抗爭美,充分體悟出“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胸藏萬卷書、曾遊萬里路”所擁有的超人學識和藝術境界。

若再以散之先生數十年吟詩之習,想必此作也似在吟哦之間揮就,故觀者賞讀此幅時,當亦可隨林老當時的逸興而飛揚,感受其詩聲的高低頓挫,揮毫的神清氣暢。看“屈指行程二萬”句,似一氣書就,急急猶有風雨兼程之感;觀“何時縛住蒼龍”,可見“縛”字如韁繩收緊,“何”字則意味深長,整幅作品神完氣足,似有一腔真情率意充盈其間,在盡瀉胸中情感之時,更展林散之大師人書俱老,于灑脫之間收放自如和遊刃有餘,頗具“無鞍乘野馬”的大書家風範。正如書畫鑒賞家蕭平先生在此書作旁之跋所讚“此散之師七十五歲真跡。先生七十變法,此時新貌已成,古遒灑落集為一體,耐人尋味無盡”。

三、書法購藏當有的放矢

由於中國書法藝術兼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高超的審美價值,因此優秀的書法作品在市場上歷來就受到追寵。例如,繼元代鮮于樞草書《石鼓歌》以4620萬元的天價成交後,宋代米芾的《研山銘》書作隨之也以3298萬元高價拍出,而在2007年12月“西泠秋拍”上,王鐸《草書詩卷》以1691.2萬元高價成交,預示出書法市場再次啟動和升溫的跡象,2008年5月在“匡時春拍”的歷代書法專場上,95件拍品共成交76件,總成交價高達4587.9萬元,其中唐寅的《行書自書詩》以1120萬元執全場之牛耳,盡顯出傳世稀少的書法精品仍是市場寵兒的特點。

歷代書法作品浩如煙海,對有志於書法收藏與投資之士來説,在明確目的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眼力”、精力和財力狀況,有的放矢擇需而從,顯得尤為關鍵。初入門者,由於“眼力”不濟和市場屬性不佳,應以求“真”為主,而向書法家本人求購藏品,以及在書畫筆會上通過親眼目睹書家創作過程並從中選購,應為穩妥途徑;對已具賞識基礎者來説,則宜在有信譽的畫廊或同好間的串貨選購;就經濟實力雄厚者而言,當可選擇在大型拍賣會上競拍高檔次的大書家精品。

如以投資為目的,就應購藏名家之作,尤其是被業界所公認的大書法家的精品。數年前《中國書法》雜誌社曾主辦過“中國20世紀十大傑出書法家”評選活動,經專家及群眾投票,以得票名次排序為:吳昌碩、林散之、康有為、于右任、毛澤東、沈尹默、沙孟海、謝無量、齊白石和李叔同。

若以裝飾家居環境、提高人文氛圍為目的,購藏者就可選擇當代書法名家創作的既能滿足自己對篆、隸、草、行、楷等書體偏好,又較適宜家居佈置之形制的書法作品進行欣賞和收藏,如對聯、立軸宜挂書房,橫披、扇面宜置客廳,手卷、冊頁宜於櫃藏。而書作內容尤為重要,或富有哲理的名人警句、或清雅脫俗的古典詩詞,即應以能夠彰顯主人的個性趣味與人文氣質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現代居室的層高均為2.8米左右,因此傳統形制的3尺或4尺對聯經裝裱後,其近2米的長度已不適於室內懸挂。而現在有一種俗稱為“書房對”——長為2尺,底色為5字或7字瓦當的小對聯,經裝裱後所呈現出來的適宜長度和典雅形制,可張挂在書房和客廳的靠背椅上與之相得益彰,給家居環境增添富有書卷氣的文雅氛圍,故頗受人們的喜愛。


林散之 創作于1972年

 

下一頁拍者之錯與藏者之過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拍者之錯與藏者之過
· 藝術酒店深度行銷路在何方?
· 油畫“匿名拍賣”落槌
· 紀念新中國成立一週年 第一本國慶聯合特刊(圖)
· 為何上海畫廊大多都"短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