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非理性投機都會失敗 藝術市場絕非股票市場(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31 14:10:47 | 文章來源: 文匯報

吳冠中《韶山》

去年以吳冠中3幅水墨名作獨撐300平方米藝博會展廳的著名收藏機構大連萬達玥寶齋,今年將再度前來參加9月9日揭幕的上海藝術博覽會。屆時,他們將推出吳冠中、石齊、張功慤、龍瑞等4位畫家的20余幅重量級作品,其中包括吳冠中迄今唯一的一幅革命聖地題材畫作《韶山》。

玥寶齋負責人、以“學術性收藏”得名的郭慶祥日前在滬上接受了媒體採訪。在收藏圈一向以“愛炮轟”聞名的他,將矛頭對準了目前收藏市場的某些不良現象。特別是在談到當代藝術遭遇的不景氣時,他直言:“別拿金融危機説事,該倒還是要倒!” 

一些判斷標準存在問題

根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剛剛出爐的統計數據,2009年春季藝術市場雖然總體延續了去年秋季的下降趨勢,但相比去年秋拍,今年春拍中國書畫類作品成交總額在市場總量下降9.63%的狀況下反而上升39.29%,達到近34億元;成交比率更是上升了17個百分點,達到63%,成為各家拍賣公司的主要“生産力”,特別是近現代書畫和古代書畫表現尤為出色。

然而,郭慶祥卻向中國古代繪畫的收藏“潑冷水”,認為它們沒有可靠的學術依據,當下流行的一些學術判斷標準都存在嚴重問題。即使像《石渠寶笈》這樣流傳有序的權威文獻,郭慶祥也覺得其中有真假迷魂陣,將它視作“古代書畫庸俗皇家收藏理念”。他認為,“《石渠寶笈》完全是乾隆皇帝一個人的判斷,他對中國畫的理解有多深,從什麼角度理解?我們有質疑。包括他的書法和蓋在藏品上的印章。”郭慶祥直言,至今為止,沒有一個從事鑒定的權威部門或個人,能對被鑒定物作出百分之百的科學結論。目前鑒定的方法只能説是對被鑒定物進行的研究,而得出的推論也非鑒定的真假結論。他舉例説,某國有美術館收藏的近現代作品最近就被曝出現大量贗品。

健康的藝術就不怕影響

而就當代藝術近年來的頹勢,有人將其歸結為經濟大背景的影響。對此,郭慶祥卻持否定態度。他説:“別拿金融危機説事,該倒還是要倒!”他告訴記者,某些圖像複製的所謂“當代藝術”,兩年前有的還被炒到數千萬元一幅,現在的價格已一落千丈。這是國內外一些機構違背藝術市場規律操縱價格而導致的結果。事實已經證明,藝術市場絕不是股票市場,任何非理性的投機行為都會遭遇失敗。

郭慶祥坦言,所謂金融危機的影響大概也只是人們的一種套用觀念。“像吳冠中、李可染和潘天壽的作品,在過去一年都是翻幾個跟頭地往上漲,只要是很健康的藝術,就不怕影響。”他同時表示,真正下跌的是那些“被利用”的當代藝術,“有些作品迎合西方觀念,表現中國人的醜態,這樣的高價位是維持不了的。”他認為,無論是第一代“當代藝術”,還是後起的所謂第二、三代“當代藝術”,在藝術表現的創新上都是不成熟的。這些諷刺漫畫、卡通畫、廣告招貼畫等,被冠以“當代藝術”的名義在藝術市場上氾濫,它們是不具有真正學術價值的。“很嚴肅地講,畫家自己也不懂,‘西方收藏家’告訴畫家這樣畫會好賣,他們就照做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藝術投機”依然水漲船高 藝術家減産保畫價
· Artprice:“藝術投機”依然水漲船高
· 專家稱:1945年後當代藝術極具投資價值
· 2009收藏投資新風向:中國書畫 錢幣 文房
· 藝術品投資受注目 津門拍場驚現張大千巨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