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在這裡你可以自由地呼吸”——上海民生銀行美術館“熱身”展側記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31 08:52:18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眾所矚目的上海民生銀行美術館日前舉辦了一個並不張揚的“熱身”展,不過依然在醞釀著當代藝術盛大節日的上海引起了業內的關注,人們不約而同地把這個展覽視作秋季藝術展事的“熱身”活動。

現場目擊:作品具有衝擊力

這個囊括了30多位藝術家的各類媒材藝術作品的展覽,雖然用“熱身”這個不動聲色的名字命名,但記者在展覽現場卻感受到其強大的氣場與視覺衝擊力:

一進挑空的門廳,就是劉建華的大型裝置作品《日場·易碎》,懸挂的白瓷製品沿著一面墻披落而下,門廳中間用鋼絲吊著一個白瓷的枕頭,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的視線;在大廳裏,丁乙的2米×3.8米布上丙烯作品《十示》是2009的新作;李山2007年的手稿《南瓜計劃》,高達3.3米、長達11.5米,佔了整整一面白墻;熟悉王廣義的大批判風格繪畫的觀眾會驚喜地發現他的裝置作品《三輪車》;此外,旅歐當代藝術家吳山專的裝置作品《收到》與英格·斯瓦拉·朵斯托蒂的裝置作品《BORG 21°W 64°N》同樣引人注目;而已故著名藝術家陳箴作于1999年的裝置《Chair of Concentration》更是難得一見。

張恩利的繪畫,施勇的攝影,張培力、王興偉、陸春生等人的裝置則出現在長長的過道裏。觀眾可以看到上世紀90年代嶄露頭角的一代藝術家如楊福東等人的作品,其中徐震的裝置作品《舒服》將農村中常見的中巴改造成洗衣機,讓觀眾大跌眼鏡;還可以看到本世紀才脫穎而出的年輕藝術家鳥頭的攝影《售價300元的二手衣櫥》、馬良的攝影《二手唐詩》。最有趣的是仇曉飛的新作《藝術銀行》,把手繪的保險箱的三個面用木製的龍骨粘合起來,似乎在隨風飄蕩;而王鬱洋的新作裝置《呼吸—提款機》,讓常見的自動提款機呼吸起來。

藝術家反饋:展覽方法獨特

“熱身”是體育用語,意為正式比賽之前特地安排的準備性比賽,藉以調動比賽主體的自身能量進入競賽狀態。這也是民生銀行美術館策劃這次熱身展的本意,因為他們正在準備今年秋天的開館展。“這是真正的‘熱身’”,美術館副館長、藝術家周鐵海表示:“這次展覽既是對美術館的硬體與軟體進行調試,也是對策劃與布展團隊進行實戰訓練。”他還表示,既然是熱身,展覽不搞正式的開幕式,也不把展覽形式固定下來,可以在展出期間讓藝術家在展覽的“空白”處繼續加入他們的作品。

這種方法引起了參展藝術家的特別反應。劉建華告訴記者,他早在7月10日到7月14日就進場布展,是參展藝術家中最早的。到向公眾正式開放的8月18日,這樣長的布展時間使他也可能一邊布展一邊思考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關聯,感覺不同作品放在不同的空間帶來的不同的情緒和感覺。身兼比翼藝術中心藝術總監的徐震也表示,熱身展雖然不是正式展覽,所選的作品也比較穩健,但已經足以定下一個基調,令藝術家對美術館十分關注並充滿期待。

機構反響:整體效果難得

知名畫廊“香格納”老闆勞倫斯則表示:“這個熱身展與國內許多美術館的展覽不同,那些美術館做的正式展覽往往十分沉悶,而在這個熱身展中你可以自由呼吸。”無獨有偶,荷蘭某美術館前策展人,曾經在1997年策劃過中國當代藝術最早的國際性展覽之一的《另一次長征》的瑪麗安娜也表示,她多年來一直關注中國當代藝術,去年還到中國現場觀看了上海雙年展、廣州三年展、北京雙年展和南京三年展等大型展覽。她説,這次她的感覺和勞倫斯一樣,“熱身”展顯得與眾不同,展覽可以讓人在作品前自由呼吸,觸發豐富的聯想。

勞倫斯告訴記者,上海的9月是當代藝術的盛大節日,上海藝博會和“上海當代”兩個藝術博覽會同時舉辦,許多藝術機構也將借機舉辦大型展覽。民生銀行美術館的這個熱身展,實際上已經不止是為美術館及其所在的“紅坊”藝術區做熱身,也是為上海9月的藝術盛會做熱身。對此,周鐵海表示,他將在9月7日各地藝術家、藝術機構負責人與藏家雲集上海之際,在美術館為他們舉辦一場派對。他還打算邀請業內的策展人、媒體資深人士共同參與,推舉在9月的上海舉辦各個展覽中呈現的優秀作品,匯集起來在民生銀行美術館再做一次集中展示。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民生現代美術館為正式開館《熱身》
· 民生銀行藝術品投資年收益超過10%
· 上海民生銀行美術館舉辦西班牙大師科拉松個展
· 民生銀行如何接管炎黃藝術館?
· 民生銀行倡導藝術融入大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