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09中國當代藝術海外春拍整體收縮 中國當代藝術依舊會捲土重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03 08:36:52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楊琳 特約撰稿 婧莎

曾梵志 無題

劉野 紅

俸正傑 中國肖像系列2006 NO.2

艾未未 無題

岳敏君 2005年作 無題

中國當代藝術從2004年以後開始蓬勃發展,尤其是2005年以後其價格一路高漲。僅從拍賣數據顯示,這一切無疑都是由海外拍賣所引領。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從08年秋拍到如今09年春拍的數據顯示,中國當代藝術品價格的回落和市場退潮也是在海外率先展開。

2006年3月,紐約蘇富比的“亞洲當代藝術”專場拍賣引爆中國當代藝術的全球行情。該場拍賣總成交額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其中張曉剛的《血緣:同志第120號》以97.92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大大超乎了人們的想像。然而,2008年秋季,蘇富比公司宣佈自2009年開始,紐約蘇富比將不再開設“亞洲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所有亞洲當代藝術的拍賣業務移至香港,由此宣告了中國當代藝術在紐約藝術市場“受寵時代”的結束。作為紐約蘇富比最後一場“亞洲當代藝術”專場拍賣的08秋拍,全場只取得了5840萬元人民幣的總成交額,這比以往任何一次拍賣的成績都要差,與08春拍時候的專場所取得的逾1.6億元人民幣的成交總額相比縮水了60%多。該信號的發出無疑對中國當代藝術在海外的市場打擊頗大。從本季開始在海外,蘇富比、佳士得以及菲利普斯這三家原來在中國當代藝術拍賣中賺得盆滿缽滿的拍賣公司開始集體收縮這項業務。

蘇富比

減量、減價保成交

首先看全球第二大藝術品交易的倫敦市場。倫敦蘇富比在春拍第一場和第三場拍賣中依然安置了一些中國當代藝術品的上拍(第二場只有中國瓷器工藝品上拍)。如2月5日,倫敦蘇富比舉行的春季拍賣會(一)“現當代藝術”拍賣中分為夜場和日場兩部分,分別有若干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上拍。夜場中上拍了四件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成交價最高的是曾梵志的《無題——面具系列》(估價30萬-40萬英鎊),最終以60.125萬英鎊成交(約630萬人民幣)。其餘,嚴培明的《鼓掌的毛》(估價25萬-35萬英鎊)以31.325萬英鎊(約328萬人民幣)成交;王廣義的《新媒介——北京衚同的垃圾車》(估價15萬-20萬英鎊),以19.325萬英鎊(約203萬人民幣)成交;而估價為10萬-15萬英鎊的張洹的某件作品卻未找到買主。由此,夜場中的4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共取得1160萬人民幣的總成交額,總體看來還算不錯。

第二天的“現當代藝術日場”則上拍了五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其中三件找到了買主。曾梵志的《無題》以3.965萬英鎊(約42萬人民幣)成交;王廣義的《麥當勞——大批判系列》以3.725萬英鎊(約39萬人民幣)成交,略高於3.5萬英鎊的最高估價;俸正傑的《中國海蒂》以5.165萬英鎊(約54萬人民幣)成交,高出最高估價1.8萬英鎊近3倍,成為該場拍賣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成交最高價。楊少斌的《2002-11No.1》估價最高,但遭遇流拍,與其同樣命運的還有鄭國谷的一件作品。

從結果看,倫敦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拍賣在新年伊始領銜開拍,雖然比起去年春季的行情相去甚遠,但其低估價策略還是保證了一些作品的順利成交。

6月25日,倫敦蘇富比春拍會(三)舉行,其中上拍的中國當代藝術品數量不多,但成交情況良好。夜場中出現的兩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全部售出:張曉剛的《同志》(一組兩件),估價30萬至40萬英鎊,最終以43.325英鎊(約482.6萬人民幣)售出;艾未未的雕塑《無題》,估價8萬至12萬英鎊,最後也以9.125 萬英鎊(約101.7萬人民幣)售出。日場中的另外五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同樣售罄,其中有四件作品都超過了最高估價,尤其是俸正傑的《無題》以約62.89萬元人民幣成交,成為日場中售價最高拍品。

縱觀這一季倫敦蘇富比拍賣中的中國當代作品,總的成交情況還算不錯,但這樣的成績無疑是建立在縮減上拍數量和降低估價的基礎上。2月和6月的這兩場拍賣一共上拍了16件中國當代藝術品,總成交額約為2074.9萬元人民幣,相對於去年同期兩場拍賣會上的34件中國當代藝術品所取得的1.3868億元人民幣的成交總額大幅縮水,單件作品的均價也從去年的約407.9萬人民幣下降到如今的130萬元人民幣。

佳士得 可以忽略不計

倫敦佳士得在本次春拍的兩場拍賣會中也上拍了中國當代藝術,但是就其成交額來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2月11日倫敦佳士得的09春季拍賣會(一)——“戰後當代藝術夜場和日場”兩場拍賣會中共有七件中國當代藝術品上拍。唯一進入夜場拍賣的是曾梵志2002年的作品《無題》,最後該作僅以約227.7萬元人民幣成交。日場中上拍的六件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拍出了3件,岳敏君的雕塑《當代兵馬俑》以約74.25萬元人民幣成交,是其中成交價格最好的拍品;俸正傑的《中國NO.40》和趙無極《1.7.71》分別以約61.7萬元人民幣和64.2萬元人民幣成交。自此,這七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僅拍得約427萬元。這一數字同比去年同期該場拍賣會上中國當代藝術取得的約合6818萬元人民幣的成交額相比,還不及其零頭。更為誇張的是在4月30日倫敦佳士得舉行的春季拍賣會(二)中,上拍的幾件中國當代藝術品只拍得了24.95萬元人民幣,對於一場拍賣會來説,這個數字完全可以忽略。

6月30日,倫敦佳士得再次舉行了“戰後及當代藝術”夜場拍賣。中國藝術家劉野2003年的作品《紅色1號》,估價15萬至20萬英鎊,以27.725萬英鎊售出;曾梵志2005年創作的《無題》,估價20萬至30萬英鎊,最後則以22.925萬英鎊售出。

雖然,夜場中的拍品依然較受歡迎,但從倫敦佳士得今年春季節上拍的作品來看,精品較少是造成本季成交總額直線下降的重要因素。佳士得公司一向在全球“戰後及當代藝術”拍賣方面處於領先位置,甚至超過他的主要競爭對手蘇富比公司,在中國當代藝術拍賣方面也取得過很好的成績。

而3月11日舉辦的紐約佳士得春拍賣會中也包含了幾件中國當代藝術品,但只有可憐的70來萬元人民幣的成交額。看來隨著全球藝術市場的整體下滑,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家拍賣公司在紐約和倫敦這兩個世界主要藝術品交易中心幾乎都在今年放棄了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拍賣,而將主戰場轉移到了香港。

菲利普斯 新機構出貨

除了佳士得和蘇富比兩家拍賣公司外,作為全球第三大拍賣行的菲利普斯拍賣公司在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方面也取得過傲人的成績。2007年10月,在英國菲利普斯拍賣行的秋季大拍中,推出了“中國先鋒:法伯收藏”專場,選取了霍華德·法伯及夫人Patricia藏品中的45件中國當代藝術品上拍,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曾梵志、王廣義以及岳敏君等中國藝術家都創下了當時他們的作品拍賣最高紀錄。如曾梵志的《協和醫院三聯畫》以276.4萬英鎊(約合4146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這個價格創下了當時曾梵志個人作品的拍賣最高價,至今仍是該藝術家作品的第二高價;王廣義參加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大展的作品《毛》也以約合3054萬元人民幣成交,至今仍保持著王廣義個人拍賣的最高價格紀錄,全場成交額超過了1000萬英鎊。不過那場拍賣會過後,菲利普斯拍賣行就再也沒能在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拍賣中取得過如此好的成績了。

今年春季,菲利普斯在紐約和倫敦分別進行了拍賣,其中都含有一些中國當代藝術作品。2月12日,菲利普在紐約的夜場和日場上共上拍18件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其中5件在夜場,除王廣義的《Prada》流拍外,其餘4件作品全部成交,共拍得近400萬元人民幣,曾梵志的《黃繼光》(2006年)以約248.2萬元人民幣成交,為其中最高價。日場部分的13件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拍出了8件,成交價格都很低,只達到52.3萬元人民幣的成交額。

6月29日,菲利普斯在倫敦春拍的夜場和日場上,也共推出16件華人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夜場拍賣中,岳敏君2005年創作的招牌笑臉系列中的一件作品以35萬英鎊成交,據悉該作由藝術家本人提供上拍;俸正傑的《中國肖像系列2006 NO.2》則以9.845萬英鎊成交;王廣義的《ART GO》和張曉剛2006年創作的一件作品都遭遇流拍。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夜場中的王廣義作品《ART GO》和俸正傑的《中國肖像系列2006 NO.2》以及日場中的鄭國谷、劉韡和張鵬5件作品均來自沃德藝術機構(Weldel Fine Art)。沃德藝術機構由阿米利·萬·沃德(Amelie von Wedel)于2006年在倫敦創辦,主要經營以中國為主的新興國家的當代藝術,曾在2006年為曾梵志做過個展。代理和合作的中國藝術家包括曾梵志、喻紅、鄭國谷、尹秀珍、張鵬、宋琨、仇曉飛等眾多當代藝術家。而創始人沃德則曾工作于為推動中英兩國藝術交流的倫敦紅樓基金會。

從這一季中國當代藝術在海外的拍賣來看基本符合全球當代藝術發展的大勢,在市場下行之時,拍賣行更多地是採取謹慎收縮的態度,對於之前處在高位的中國當代藝術更是如此。雖然中國當代藝術的強勢市場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講,經過一輪的漲跌之後,中國當代藝術已經成為國際上各大拍賣行的常客,只要有涉國際當代藝術的拍賣,中國當代藝術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元素。拍賣公司追逐的是利益,市場好轉之時,中國當代藝術肯定會捲土重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