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藝術品市場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先是假拍製造成交紀錄,後又拍假,以博取高額利潤,這看似極為平常的一反一正,激起的不僅僅是質疑與信任的危機,更為重要的是它在蠶食與動搖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基礎,而這種基礎決定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生存根基。如果説當今中國藝術品市場還有一片凈土的話,拍賣市場中能夠守住底線的大型拍賣公司是人們的一種期待,特別是一些國際背景的大型拍賣公司,緣于其實力及國人對其文化與制度的迷信,更是為其守住了很大的一份寶貴的信任空間。而金融危機後的一連串事件,使人們越來越不願意看作是獨立的事件,這時所有的想像與迷信,就會在頃刻間被疑問積滿,有一個問題就會反覆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中國藝術品市場是真實的嗎?拷問也許是一種深刻變革的開始,一種對中國藝術品市場基礎性的變革。再深入地發展,就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結構調整的開始,這種結構調整有兩種格局:一是任當下市場自由發展,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形態會走向倒退,市場會進一步收縮;二是國家利用相關力量積極引導,新的市場秩序會不斷建立,新的市場形態會得到發展與強化。
因此我們説,有時候,一些極壞的事件往往是一個時代的開始,或好或不好,中國藝術品市場都會不斷前行,只是顯得有那麼一些悲壯的氣氛。從這種角度上,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非常關鍵、非常微妙的階段。
一、拍賣現形記
拍賣行業是現階段中國藝術品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與支柱之一,拍賣行業的發展健康與否,可以説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未來發展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然而,伴隨著一個個高價位、新紀錄“神話”的誕生,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假價、假畫、假拍的惡疾也漸坦露人前。“五胡亂華”的景象,嚴重地制約與傷害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
假拍指的是拍賣中拍品的買賣雙方實際上為同一主體,通過公開拍賣的形式,來製造虛假成交價格的行為。在當下藝術品尤其是當代畫家繪畫作品的拍賣活動中,可以説假拍已成為公開的秘密,似乎也是一種重要的市場運作手段。
拍假有三種形式,一是知假拍假,把假的當作真的拍;二是弄假成真拍假,把假的經過各種形式的運作,讓藏家確認是真的,然後把假的當作真的拍賣,其核心是如何把假的拍出去;三是不知假拍假,限于種種條件,不排除誤收假品當作真品而拍賣。
串拍就是有關拍賣各方由於利益關係糾集起來,為了利益相互勾結製造拍賣的現象。主要有幾種狀態,一是送拍與受拍人串通;二是拍賣與掮客串通拉藏家入甕;三是送拍、拍賣、掮客的串通,找準獵物,有針對性地進行串拍。
挾拍是拍賣企業受利益的驅使而向委託方進行妥協的一種市場行為。無論是受到藏家以提供優質拍品為條件的“挾持”,還是造假手段高超,使名家贗品在拍賣中大行其道,這似乎已成各拍賣公司都不可避免並需要時刻面對的問題,難有良方對應。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有時一些大藏家將好壞不一的藏品委託進行拍賣不可避免,但如果拍賣企業被長期“挾持”,最終會因信譽影響其自身的發展。北京幾家曾經走紅的拍賣企業,就受一些大藏家的“挾持”而倒在挾拍的路上。
拍殺是指拍賣企業在受到他人與藝術家的質疑而使其利益受到傷害而對相關藝術家所採取的一種企業行為,即不拍賣該藝術家的所有作品。近年來一直從事打假維權行動的藝術家,由於侵犯了某些人的利益,遭到了拍殺報復。由於打擊假畫,藝術家往往會遭到騷擾,甚至威脅。現在造假,已經由過去的作坊式操作發展到集團化操作,作假、批發、炒作、拍賣一條龍,參與者實力雄厚,而且獲利頗豐,打假必然會損害某些人的利益。有拍賣公司聲明,表示公司今後將不再拍賣一切署名大家藝術家的畫作,理由是多方面的,可能其中之一是其畫作真偽難辨,所以,要在拍賣市場中拍殺。
殺拍:道德,特別是畫家的道德問題,首當其衝地進入了人們反思的視野。很多畫家藝術地導演了價格神話,其作品在市場上的價格真假難辨,往往都有幾種標準:自訂價格、拍賣成交價格、市場流通價格,還有畫廊售價和私下成交價格。除拍賣價格因人為因素難確定外,一般自訂價格最高,市場上流通價最低, “從畫家的手裏買了畫,一齣大門就跌掉了一半”的現象嚴重,極大損害了拍賣公司的誠信,敗壞了藝術家的聲譽,更挫傷了收藏者的熱情和信心。更有甚者,一些畫家一看成交勢頭不好,或市場價格成交不理想,或害怕市場上已經流通的作品影響其價格,違心地把真説成假,用出賣良心的辦法去維護市場價格,讓拍賣與市場陷於尷尬,對此現象,我們可稱之為“殺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