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CIGE輸給了香港博覽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20 13:21:47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CIGE現場 段澤林攝

  文/高天穎

  CIGE的冷清著實給期望打開中國內地市場的國際新展商當頭一棒,“雖然形式很開放,但光顧的人很少,這跟我們當初預想的不太一樣。”首次來中國內地參展的德國 GALERIE VOSS畫廊老闆GALERIE VOSS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信號,從前兩天的成交量來看,中國市場對外國畫廊和外國藝術家的作品認同率不高,我們期望在中國看到藝術市場‘回暖’信號的希望落空。”

  4月16日,以“立足中國,涵蓋亞洲,放眼全球”為口號的第六屆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CIGE2009)在北京如期開幕。來自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的84家畫廊參展,共推出了近5000件油畫、雕塑、裝置、視頻、多媒體等藝術作品。雖然本次CIGE加強了本土與亞洲畫廊的合作,但在歐美畫廊大面積消失的情況下,新進亞洲畫廊卻難以維持去年實力。

  來自台灣的索卡藝術中心在CIGE中保持了6年6次加盟的全壘記錄,這個要參加北京最好博覽會的畫廊本次佔了10個席位,除藝術品展出外,還有多位年輕藝術家舉辦的個展。“近幾年參展畫廊的整體水準都在提高,2008年是一個高峰,但今年有衰退的跡象。”索卡藝術中心董事長蕭富元説,雖然國內幾個相對較好的畫廊均在展會中出現,但日本、南韓等亞洲主要藝術品市場國家的大牌畫廊卻難見蹤影,“消失的大畫廊不少,新增的不多,如美國的高古軒畫廊,南韓的國際畫廊、現代畫廊,中國台灣的誠品畫廊等都未參展。這一方面是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這裡的藝術品市場還不成熟,成交量低,展商有所顧慮。”

  展商有所顧慮的除了市場本身的原因外,中國藏家的口味和認知感也相當重要。西班牙藝術家烏聖浩瀚來中國3年,在上海、北京等地參加過多次博覽會,在他看來,成交量是衡量博覽會成功與否的硬指標,大家的最終目的都是賣畫。“這就需要衡量當地的藏家和客戶認同率。抽象作品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和文化背景才能理解,中國人不喜歡在看藝術品時還費勁思考,所以抽象作品在此次博覽會上並不暢銷。我所知道的外國畫廊和外國藝術家的抽象作品成交率非常低,人們更傾向於主題明確,容易理解的寫實作品。”

  烏聖浩瀚的説法得到了日本KASHIYAMA畫廊的驗證。這個以日本藝術家日野之彥的人物寫實油畫為主打的參展畫廊,在15日的預展中即售出了全部作品的80%。“在日本國內,人物畫變得越來越好賣,包括日本本土及中國、南韓等國家的作品。人們對中國的人物畫印象深刻,因為臉部描寫細膩生動,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創作風格也受中國影響,在日本市場也逐漸走俏。”該畫廊負責人樫山敦認為,中日兩國博覽會的區別在於,中國的參展畫廊多,空間大,作品種類齊全,但成交量低;日本正好相反。

  而GALERIE VOSS認為,成交量固然是衡量博覽會的重要指標,但中國的藝術市場剛處於初級階段,較之成交量來説,外國畫廊的試水、推廣更為重要。“中國的市場很重要,中國作品在西歐已經非常出名,我們的目標是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客戶群。此次參展的目的是測試中國人喜歡的繪畫風格,以便更好地在中國發展。”

  部分收藏家認為,雖然此次博覽會是CIGE歷史上首次呈現全球六大洲畫廊,且亞洲國家的參展率極高,包括內蒙古、敘利亞、巴基斯坦等國家在內的42家畫廊均屬首次亮相,但藝術水準卻難以體現亞洲最高水準,很多名家之作也隨著大畫廊一起消失了。但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是,中國另一大型藝術博覽會“藝術北京”也將於本月隆重登場,而上海春季藝術沙龍也在CIGE開幕當天拉開帷幕,這種短時間內密集的展會不僅使主辦方倍受壓力,無形中也造成了市場的分流。

  當談到博覽會之間的差距時,蕭富元表示,內地博覽會相對粗糙,難以與西方甚至香港相比。以CIEG為例,“應該在服務方面繼續加強,比如對展商、客戶的服務,整個展場周邊的服務,運輸,以及邀來藏家的數量等都應加強。同時在行銷策略上還需主動出擊,積極招攬全球一流畫廊,不能坐等報名。”蕭富元認為,CIGE是中國內地目前最好的藝術品展會,但從整體來看,此屆輸給了香港博覽會。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CIGE總監王一涵:新藏家應多關注年輕藝術家
· CIGE 2009:加大海外宣傳,危機下規模不減
· 站台中國攜史金淞最新項目參加馬德里畫廊博覽會
· 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落幕 成交額過兩億
· [專稿] 2008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