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油畫市場:買家口味的確在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17 09:38:27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楊琳

尤霏霏 製圖

虞子駿 水彩畫 《廣西風光》

虞子駿 水彩畫《瓶花》

諾易畫廊景觀圖

  低迷期也是掘寶期,自從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交易情況持續下滑以來,無論的拍賣業主還是畫廊經營業主們都在思考著如何引進新的藝術作品來吸引買家的眼球。那麼,來自一線的經營者們的感受是什麼呢?

  王興宏:老油畫市場空間尚大

  上海M50藝術區E空間的創始人王興宏認為,藝術市場同其他市場一樣都有個起伏的過程,如同吃飯一樣,換換口味是必然的。他説:“在這個時候,投資商或者藏家將眼光回到老油畫藝術板塊是很自然的。因為這個板塊藝術家的歷史地位已確定,價格也有所參照,風險相對較小。”

  上個世紀80年代至90年底,靠經營“老油畫”發家的人不會錯過2003年後的當代藝術這波行情。而王興宏就是其中一員。他告訴記者,他的一幅方君碧的油畫《靜物》以近40倍的價格獲利,一幅龐熏琹的水彩畫于2006年拍出了16萬元,獲利百倍。不過,他説:“2000年之後老油畫就越來越難收(市場上沒有好東西出來)。”因此,他從2004年之後就逐漸停止了老油畫的收購,除非東西好,價格又非常合適。2007年,他也開始經營當代油畫,由於是最高位進場,所以王興宏坦言:“我從老油畫經營中的獲利絕對大於當代藝術。”

  王興宏認為,即使是新入行者,現在開始進入老油畫市場也不晚。他説,第一代油畫家徐悲鴻、林風眠等大師作品雖然已到達一個臺階,但其作品不僅保值而且存在上揚空間;而第二代老油畫家們的作品其市場空間就更大了,因為他們的價值認知還存在偏差,還有待挖掘。不過,他也提醒買家尤其是新入行者,老油畫的收藏存在兩個難題:真假問題和渠道問題。由於也在這個行當裏混了十幾年,王興宏認為造假不過兩種:第一種就是老上海話裏所説的“老蔥頭”。其實這類作品也是有價值的,就如同中國書畫中張大千倣古畫的概念一樣。而那些完全造假添款型的作品,就毫無價值了。因此,玩老油畫的確是需要眼力和經驗。

  張瑾:中國買家喜歡知根知底

  坐落于上海岳陽路上的“諾易”畫廊主要以經營和收藏傳統寫實油畫和水彩畫為主,其中還包括一些已故的或當今畫壇上具有影響力的畫家的作品。畫廊創始人張瑾曾留學于法國後又轉赴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深造,2003年回到中國,2006年6月創立了諾易畫廊。在歐洲生活的多年時間裏,張瑾曾無數次遊歷了歐洲幾乎各大有名的美術館、博物館和私人畫廊,親眼目睹了許許多多在歐洲藝術史上具有顯赫地位及産生巨大影響的藝術大師的作品真跡和現當代藝術家們的創作。正如她所説:“對於藝術的理解和認知,一定要有豐富的閱歷,只有看過真正好的藝術品,才會懂得如何去挑選好的藝術品。”

  這兩天“諾易”正在展出老藝術家虞子駿的水彩畫個展《憶江南》。張瑾告訴記者,水彩畫是畫廊的特色之一。這些早期的水彩畫得到很多客戶的喜愛:一來虞老先生畢業于劉海粟先生創辦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二代接受正統西方美術教育的畫家之一,陳逸飛、陳丹青、夏葆元等在其青少年時期都曾師從過虞老先生;其二,他的水彩畫色彩清透亮麗,畫面詳靜寧和而富有詩意,尤其是由他獨創的黑白肌理水彩使其作品具有獨一無二的肌理效果;其三,這些水彩畫的價格遠遠低於油畫,一般都幾千元左右,不超過萬元,對於買家也很有吸引力。這些水彩畫特別受到外國買家和中國台灣藏家的喜愛。

  張瑾透露,“諾易”的客戶原來大多是外國人,不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就改變了,現在倒是上海本土客戶比較多,而且他們都是衝著傳統寫實油畫或者早期油畫作品而來的。這些買家基本上都指明要名家作品或者有市場升值空間的作品,一般都選知根知底、安全性比較高的藝術品。因此,她原來也會經營一些當代的中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她説,其實老外花起錢來比中國人謹慎很多:他們只會去買能感動自己的作品,買一幅作品前往往要看上好幾遍,有時候能在作品前站上幾十分鐘動也不動,直到這件作品能感動他們之後才會掏錢。而中國買家則是很簡單地溜一圈,只要讓他們知道作品是名家,未來有升值空間,他們就會很快掏錢。所以,對付外國人是用心去推薦,但中國買家則只需要用算術、用數據去解説就可以。由此我們不難發現,本土藏家與海外藏家對待藝術品的趣味和購買目的不同。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