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薩奇:藝術市場的巴菲特?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19 13:50:59 | 文章來源: 美術同盟

如今國內的拍賣場上,時不時就傳出東南亞、俄羅斯等買家“抄底”中國當代藝術的各種內幕消息,處在危機漩渦中心的當代藝術市場,目前似乎也急需這一類消息的鼓舞,重塑信心。其實,能為中國當代藝術繼續“買單”的主力藏家仍屬於美國和歐洲。

金融風暴後的第一場中國藝術品秋拍全部落下帷幕了,核心關鍵詞只有一個:“半價”——成交額、成交率雙雙萎縮,有些甚至慘不忍睹。尤其是建立在西方價值評判標準之上的當代藝術板塊,更是成為重災區。業內觀點普遍認為:由西方買家們炒起來的這個市場,今天仍然需要第二波西方買家們來救市。

2008年10月12日,位於倫敦切爾西約克公爵的薩奇畫廊開幕,開幕展以中國當代藝術為主題,名為“革命在繼續(The Revolution Continues)——來自中國的新藝術”。在這個展覽上,展出了包括曾梵志、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王廣義、俸正傑、吳山專等在內的24名中國當代知名藝術家的數十件作品。參展作品一方面來自畫廊老闆薩奇從拍賣市場上舉拍競得的作品,如張曉剛的《血緣》等,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作品來自薩奇畫廊從英國國內購買的作品,如張遠等人的作品。

據圈內人士介紹,薩奇畫廊從2006年開始就在籌備這次展覽,準備期長達兩年之久,展覽中的作品也幾乎都是薩奇本人的收藏。展覽展出後,在全球收藏界引起了比較強烈的反響,如英國《金融時報》上所言,這個展覽“是英國目前最為震撼的中國當代藝術展。

作為國際重要藏家領軍人物之一的查爾斯·薩奇,其實已經是第二次高調介入中國當代藝術了。2007年10月13日晚,英國著名拍賣行菲利普斯聯合紐約藏家霍華德·法伯推出“中國先鋒·法伯收藏”專場,這個專場的45件拍品幾乎涉及了所有中國當紅的藝術家。最終結果是40件作品順利成交,總成交額達到了2000萬美元。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由這次拍賣引出的兩位新晉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大藏家,薩奇就是其中一位。在這場事關中國當代藝術信心、前景的拍賣會上,薩奇以80.4萬英鎊競得張曉剛的《血緣》。並且據悉,這筆資金還是來自其在同期拍賣中出售的德國當代繪畫藏品所得。

其實,早在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中就已經開始瀰漫“國際買家集體拋盤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消息,菲利普斯拍賣行那次集中拋售中國當代藝術的專場,更是一時成為中國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中國當代藝術的價格是否已經達到高峰?泡沫是否即將破裂?這些疑雲籠罩著整個中國當代藝術界。再加上已被證實的尤倫斯夫婦也在香港等地拋售中國當代藝術藏品,其中不乏劉野的《沉船》、毛焰的《托馬斯肖像之五》等市場的緊俏貨,更是讓這團疑雲更加濃重。

所幸的是,薩奇及時站了出來,似乎給整個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參與者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中國市場“內需”不足

如果我們梳理一下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發展的進程,就會更加明白薩奇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意義了,尤其在整個行業信心的建立方面尤其如此。舉一個不太恰當的類比:薩奇在中國人心中的重要性,就像美國人依賴巴菲特一樣。

回首上世紀80年代初前後,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中的第一批重量級買家應該首推西方人,其中以瑞士人烏利·希克和比利時人尤倫斯為典型代表,他們絕大部分的購買與畫廊、拍賣無關(當時中國也幾乎沒有這樣的機構),基本上都是直接從藝術家手中買進,甚至帶有幫藝術家脫貧致富的慈善意味——這樣的買進行為一直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

新千年後,尤其是2004年之後,以拍賣為主導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開始逐漸啟動,最終引爆點發生在2006年3月份的紐約蘇富比春拍,張曉剛的作品被拍到將近100萬美元,從此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進入了其瘋狂、天價頻出的牛市行情。直到2008年10月份開始的秋拍,這一輪牛市行情宣告正式結束。而這一時期的“第一批”西方買家們,要不已經成為“收藏家”,將自己當年在中國購買的藝術品收藏入庫;要不成為“炒家”,趁著前兩年牛市行情時都紛紛“拋貨”變現了;要不然就在中國投資開辦非盈利的藝術機構……

在如今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又在急需第二批西方買家們的粉墨登場,繼續拉動我們脆弱的當代藝術品“出口”。他們之中的代表之一就是英國人薩奇。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藏家跨地域的收藏對於整個藝術品的輪轉有很大的好處。我們不能忽略薩奇關注中國當代而給中國當代藝術帶來的積極影響,但是也不能因為他創造的神話及現在所處的地位,而把這種影響力和輻射力無限放大。由於受地域、歷史、文化、社會、宗教等眾多因素的制約,某個地域的藝術還需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對於中國當代藝術而言,自然也不例外。至少不能把中國當代藝術的進一步發展依賴於某些海外藏家的喜好。就像中國整體經濟的走勢一樣,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穩健發展的原動力,長期來看依然還得依靠拉動我們自己的“內需”。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市場分析:當代觀念攝影繁華中暗藏隱憂
· 全球當代藝術市場集體低迷
· 設計大師伊夫-聖洛朗生前藏品即將被拍賣(組圖)
· 當代藝術市場信心飛流直下
· 金融危機下的藝術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