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推介 > 金棕櫚+金酸梅:中國當代藝術2009

隋建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14 21:15:0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隋建國 運動的張力

展出時間:9月6日

展出地點:今日美術館

投票人:杜曦雲、段君、康學儒、李笑男、劉禮賓、盛葳、王春辰、于洋、楊揚

今日美術館主廳中,三十米長、十五米寬、十二米五高的大空間被分化為相互聯繫的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周圍墻體上懸挂的彎彎曲曲的鋼管通道系統,通道裏有鋼球在不停地迴圈滾動和撞擊;另外一個部分則是地面上兩隻直徑分別為3.6米和2.3米的巨大鐵球,它們在展廳內緩緩移動,不斷改變著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迫使觀眾退入圍繞展廳的腳手架下。震耳欲聾的聲響衝擊著觀眾的耳膜,這些聲音來源於腳手架支撐的鋼管,封閉在裏面的鐵球不停地沿著展廳四週盤旋滾動,突然隨著一條鋼管轉折衝出美術館的墻體,然後又回轉到室內,繼續無休止的滾動。

藝術家自述:這個展覽是針對今日美術館1號館的主空間量身定做的。在兩三年前我看到這個空間時就想過,如果要我在這裡做作品,我會怎樣做。我利用了這樣一個特殊的空間,呈現出嶄新的具有多種可能性的視覺概念,使觀者在進入展廳之前就已經融入到這個展覽氛圍當中。管道裏的球也在運動,你看不到但能聽到它運動的聲音,並需要去感受它,判斷它滾到了哪兒。另外還有兩個大的球在運動,與現場觀眾形成一種互動。其實,就是它改變了觀眾參觀的一種方式。

杜曦雲:在一個泛文化的時代,從雕塑的原點重新出發,從靜止/運動、視覺/聽覺、室內/室外、作品適應觀者/觀者適應作品等方向對雕塑的定義進行拓展,在對藝術本體性的把握方面很成功,並由此引發出人對存在物的基本感知方式的重新思考。

段君:《運動的張力》突破了雕塑的範疇,基座、展場、功能等正統雕塑因素全部被拋棄,作品並不是要討論互動或接受美學,而是著眼于對雕塑本體的拓展。

康學儒:如果那兩個大鐵球原地不動,那所謂的藝術只能算個球。但球一旦動起來,則它不僅要互動,而且還要人動腦子、動身體、動位置、動眼睛;最重要的是它還要動雕塑這個概念。

劉禮賓: (詳見末頁)

李笑男:一個難以歸類作品,在整個並不十分推陳出新的09年當代藝術作品中脫穎而出。作品通過藝術家個人性的藝術實踐來思考空間與時間、視覺與聽覺之間的關係問題,拷問了藝術的本質問題。這件作品裏面有創造性的智慧和向前走的探索精神,從中得以一窺中國當代藝術的活力所在。

盛葳:隋建國藝術創作關注的核心包括“雕塑”本體,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時間”、“空間”、“時空關係”。“運動的張力”將時間和空間合二為一,把場景與觀眾緊緊聯繫在一起,改變了美術館的結構和既定觀念。從“雕塑”,而不是一般“觀念藝術”中昇華出的這種創作結果,鮮明地提示著中國當代藝術的新可能。

王春辰:作品探索了空間、聲音和時間感應,將空間意識放大、將聲音的感應具體化,成為這件作品最突出的特徵,在不可能的環節上進行人的感知實驗具有挑戰性。

楊揚:《運動的張力》繼承了隋建國對時空關係的一貫性探討,有賴於聲音、運動、互動等元素的運用,讓參觀者主動參與對藝術家選擇的話題的思索當中,我認為這是他在方法上與深度上都很有突破性的一件作品。

于洋:一直以來,隋建國的思考和實踐遊走在學院雕塑與當代藝術之間,其思維理路也代表了學院藝術家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的努力方向。《運動的張力》對於傳統的展廳概念和觀眾欣賞方式都構成了一種挑戰:封閉在展廳內部的鐵球不停地沿著展廳四週盤旋滾動,隨著一條鋼管轉折衝出美術館的墻體,然後又回轉到室內,繼續無休止的滾動。將室內與室外展示相連接、聽覺、觸覺與視覺相聯通,現場感給觀者的衝擊和震撼,使其完成了一種概念與體驗上的超越。

《運動的張力》現場

《運動的張力》現場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下一頁周嘯虎
上一頁孫原&彭禹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