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影像·紀錄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老自來水廠:百年暗流涌 潤城細無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08 14:30:5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這座建於1908年,如今早已停止使用的蒸汽機房煙囪的存在,是因為當時沒有電力,只能靠蒸汽機來輸出動力,然後再把水從地面打到水塔上去。自來水博物館的劉建軍老師介紹説:“這些磚石都是按照古老的糯米漿澆築的,結實得很。”

 

探幽

一塊磚頭頂一枚銀元

 

在北京眾多博物館和名勝裏,自來水博物館有些兩頭不佔:成人五元、學生兩元的門票比不了古老的故宮,也比不了現代的鳥巢。但又不能像首博領銜的免費博物館那樣因免費而吸引眾多遊人。而名錄上“東直門外北大街甲6號清水苑小區”的地址,更是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即便是馬路對面東直門中學的學生,也大多“不知道”或“沒去過”。

繞過二環邊的大排樓房,進入寫著“清水苑社區”的院門後,一片高樓中央突然伸出一隻古老的灰色大煙囪,顯得很不協調。但朝著煙囪的方向走過去,才發現看起來不協調的才是真正值得驕傲的。煙囪下就是傳説中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這座建於1908年,如今早已停止使用的蒸汽機房煙囪的存在 ,是因為當時沒有電力,只能靠蒸汽機來輸出動力,然後再把水從地面打到水塔上去。自來水博物館的劉建軍老師介紹説:“這些磚石都是按照古老的糯米漿澆築的,結實得很。”

煙囪下有一座10米左右高的巨大紅磚建築,是現在自來水博物館的主館舍,也是當年老水廠的主體建築——蒸汽機房。因為是由天津德商瑞記洋行承包建設,因而也打上了濃重的德國痕跡。但和北京人熟悉的798那種材料相對廉價的包豪斯風格相比,這一建築要貴氣得多,屬於20世紀初折中主義新浪潮建築。“那時中國還不能生産紅磚,紅磚全部由德國進口,這成本一下就高了。按當時的物價,一塊磚頭就值一枚銀元!所以,單是廠房的造價,老水廠就完全可以稱得上價值連城。”

 

巨型儲水塔半世紀前“犧牲”

 

推開褪色了的木門進去,迎面門額上用繁體字寫著“東直門自然水廠”字樣,一下子把人們又拉回到了過去。前方擺滿了清末時期取水用的各式用具,左側展覽室裏則擺著慈禧批准開建自來水廠的各種文件,右側則用來展示北京自來水事業在建國後的巨大發展成就。

展廳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一座儲水塔。全部為鋼結構的塔身分為六層,每層均為六角形,每一面有兩條龍,共有12條栩栩如生的龍盤踞塔身。每層還挂有12個銅鈴。每當清風拂來,鈴聲叮噹作響,不僅悅耳動聽,還會驚擾雀鳥,使其不敢在塔上做窩。“真正的塔比這個高大多了,足有54米。這是2003年根據德國大使館捐贈的圖紙製作的微縮模型。”

聽劉建軍老師講,半個世紀前,這座鋼鐵巨人雄踞城東北,一覽眾山小,比現在的國貿三期還要氣派。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解放軍北平航空司令部在此駐紮了半年,利用水塔這個制高點,觀察計算國民黨航空投彈數量,為制定正確的戰略戰術提供了重要依據。可惜在以鋼為綱、大煉鋼鐵的1958年,這座塔也成了時代的冤鬼,足足拆下229噸鋼材,作為鋼材指標上交了。

所幸的是,除了儲水塔外的老水廠建築都安然無恙保留到了現在。蒸汽機房北側是一片綠茵,盡頭處有一座巴洛克風格的亭子,為圓形兩層,下層由希臘柱式托起一圈精緻的欄杆,上層是一圈圓拱形窗,最上面是綠色亭頂,在藍天白雲下美得好聖潔。這座來水亭在當年正是起到對水進行消毒處理的作用。亭中還有一座高2.7米的白衣觀音菩薩像,坐鎮其中觀察水的處理,保祐人們飲水準安。有意思的是,每當有人踏上那塊有如足球場般的巨大草坪,雖然不會遭到制止,但都會惹來保安特別警惕的目光。“咳,博物館旁邊那兩排50年代的建築,就是現在還在運作的自來水一廠。而草坪下面就是一廠的涵水井!當然是一級戒備了。”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北京已經擁有18座自來水廠,供水面積達600多萬平米,而作為發祥地的一廠,如今卻只相當於八廠的加壓站,供水量微不足道。

遊覽完自來水博物館,如果還意猶未盡,博物館南邊、香河園路上的北京水錶廠裏也還有舊時老水廠的部分遺跡——刻著“自然水廠”的西式門樓和一座四合院。大部分時候門衛都不太管,即使偶爾會盤問,説明來意後通常都會被放行。

 

 

秘史

火災讓北京有了首家股份制公司

 

歷史上,北京普通居民主要通過打井,用淺層地下水作為主要生活用水。但北京井水多數鹹苦且不符合衛生標準。清末,一些受維新思想和洋務運動影響的人士多次向清政府農工商部提建議,希望在京師興建自來水廠,以解決飲水問題,但並未受到重視。後來倒是由於火災疊起,無水撲救,才促成自來水的興建。

光緒三十三年(1907)的一天,慈禧太后在頤和園召見袁世凱,袁進殿不久,就有一小太監匆匆來報,説宮廷某處失火。連日來正為京城屢遭火災而煩惱的慈禧便問袁:“防火有何良策?”袁世凱立即回答:“以自來水對。”原來,袁世凱主政多年的天津早在1903年就有了自來水,袁世凱又例舉了自來水的種種便利,最後順利獲得慈禧的批准。

不久,袁世凱舉薦天津民族資本大家周學熙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初來京主持自來水事務。這一次不到10天,即獲得慈禧的批准。周學熙並不精通供水工程,但憑藉對國外近代工業文明的了解及多年創辦實業積累的經驗,奉旨進京後很快擬就了《創設京師自來水公司大概辦法》,公司“定名為京師自來水有限公司,一切按照公司商律辦理,以符名實”,並確定公司為“官督商辦”,以股份制募集建設資金,擬定募集300萬銀圓,分30萬股,又規定“專招華股”,以保護民族企業權益。1908年4月京師自來水公司正式成立,這不僅是北京的第一家自來水公司,也是北京首家股份制公司。公司原本設在前門順城街的一座西式小樓裏,可惜在建國後的城市建設中被拆除了。

創建自來水最根本的問題是解決水源,否則一切將成為無米之炊。周學熙認定“籌足水源為第一要務”,連日親自帶領人員深入京郊勘探水源。最後確定水源地設在城外東北方向約15公里孫河鄉的溫榆河畔。這裡水量甚豐,人稱“銅幫鐵底溫榆河”。而距水源地直線距離最短的東直門外香河園則成了自來水廠的廠址。

因線路長,沿途要挖溝,管線的鋪設遇到了比建水廠更多的困難。從孫河到東直門的管線挖到草場地時,遇到了一個皇族的墓地,管線只好被迫改道。施工時墓主沒有表示異議,但在南北管線即將對接時,他卻出來阻撓,並散佈謠言説自來水公司硬刨了宗室的祖墳,致使工程停工兩個多月。無奈之下,周學熙一方面在報紙上辟謠,一方面請宗人府出面干預才得以解決。類似事件真是不勝枚舉,特別是在城區建設供水管道時,更是遇到了光緒、慈禧相繼駕崩,在出殯線路上的管道還未及完工就匆匆被填埋。這一耽擱又是大半年。

克服重重困難,經歷22個月後,工程終於全部完工。北京人也終於在1910年3月喝上了自來水。但在供水之初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問題,自來水並不受歡迎,甚至銷售極為困難。許多人認為自來水從管道來,不見陽光,是“陰水”,不能飲用,甚至有人污衊為“洋胰子水”,有毒。為了打消人們的疑慮,自來水公司在各種報紙上用文言文和白話文分別刊登廣告,詳細説明自來水的來源與種種好處,駁斥各種謠傳,同時採取無償試用、水價減半、免費送水等各種優惠措施大力推廣才逐漸打開銷路。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SFMoMA,要對你説再見?
· 博物館“免單”: 有多少考驗在等待(圖)
· 在美國博物館看畫札記
· 香港藝術博物館群展:曾建華
· 洪水令維也納Albertina博物館轉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