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搏,1964年生於甘肅天水農村,自由攝影師。《西部,希望》影展由愛普生影藝坊展出。
渴望的眼睛震撼心靈
面對西部乾旱貧瘠的山區,借相機這第三隻眼睛,記錄因貧困失學和即將失學的兒童是王搏這些年一直在從事的“工作”。從1997年10月至2003年3月,他徒步三萬餘公里訪問了甘肅、寧夏、陜西、青海、四川等省39個貧困縣、區,160個鄉、2316座村組、5604所中小學校,以記實的方式拍攝、採訪了3萬餘名失學兒童。
行程中,那些用心拍攝的真實故事積澱成為永恒的影像:瀕危和塌陷的校舍間借讀舊書的學生;放牛放羊,承擔苦力勞動渴求上學的娃娃……他們一雙雙蒙受貧困災難和創傷而又充滿希望的眼睛讓王搏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肩負的責任。也正是他們的痛苦促使王搏屢屢鼓足勇氣,走入窮苦落後的西部山區。
攝影助學童
1996年冬天,王搏拍攝的一組《重返校園》,于1997年獲得中國攝影家協會協會、青基會、中國少年報聯合舉辦的“我要上學”攝影大賽優秀獎。當他揣著100元獎金去天水楊家山“尋助”那名主人公李虎霞時,失去雙親的她早已外出打工。站在黃土高原凜冽的寒風中,王搏深感遺憾。然而,為了更多兒童獲得學習的權利,他再一次下定“攝影助學童”的決心。
背負著孩子們的希望,在一系列艱難險阻前,王搏選擇了堅強。他以民間義務行為自費撐起31次“愛心在行動”——資助西部貧困兒童攝影展。該行動使得8261名貧困學生得到社會各界好心人的資助。其中有300余人考取了重慶師大、中國民航航空學院、蘭州大學、青海大學等61所大中學院。這樣的結果,讓人欣慰。
為了這些失學的孩子,王搏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除了相機和底片,他一貧如洗。多年的奔波勞累和營養不良,使他的身心臨近崩潰。就在不久前,他還在甘肅農村貧寒的家裏,忍受著疾病的折磨,為此次展覽挑選底片,寫圖片説明……
無聲影像的力量
真正的影像是有力量的,也是沉默的。王搏的照片,樸素中流露著辛酸和對貧困的無奈,它像一種無聲的力量,漸漸喚醒人們心底的同情和關注。我們仿佛從他的照片裏聆聽到了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感受到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改變貧窮窘境與命運抗爭的渴望……
① 羞
1999年3月
甘肅天水北道區小溝教學點。學前班的金鳳明(7歲),因父親患白內障,家裏沒有經濟收入。拖欠書雜費的金鳳明,在老師統計人數的時候舉起了手,顯得又羞又怕。
② 讀
2002年
甘肅西和縣太石河鄉三峪村:這名領讀的男孩是村長的兒子,因學校教室坍塌,大家只能在院子裏上課。
③ 專注
2001年3月
甘肅通渭縣義崗鄉桃花山小學:在零下28攝氏度教室學習的這名男童,只有8歲,手已凍傷。
④ 課堂
1998年4月
甘肅漳縣江門村:不足40平方米的教室早已面臨坍塌的危險。昭雪琪、江銀桃兩位老師向縣教委一再反映,但由於種種原因,始終未得到妥善解決。學生和老師只能在外面上課。
⑤ 打柴
2000年
甘肅清水縣秦磨小學的秦會霞(7歲,女),其父秦震死於1998年瓦斯爆炸事故,她交不起學費,面臨失學。家裏僅存30斤玉米麵,只有一間土房,還欠著三年的農業稅。
⑥ 充饑
1998年2月
甘肅通渭縣義崗鄉鞏商社:以菀豆面饃充饑的孫強強(8歲)上西凡小學二年級,成績拔尖。家裏唯一的糧食是母親借來的60斤豌豆子和80斤春小麥(供開春下種)。1997年春,父親孫建勳打工摔斷了腰骨,花了千元治療費仍未痊癒,在家臥床不起。母親外出打工,杳無音信。
⑦ 手把手
2004年11月
尕海小學教師貴保加手把手教兒童寫字。
⑧ 聆聽
2001年11月
甘肅禮縣崖城鄉三台小學學前班聽老師講課的學生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