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博物院文物珍藏中精心遴選出來的百件歷代金銀器珍品,今天至11月10日將在豫園聽濤閣展廳展出。這批價值連城的金銀寶貝上自戰國、西漢,下至明、清,時間跨度達2000餘年,昨天在開箱布展現場,記者有幸先睹了這些精美絕倫的我國古代工藝美術品。
西漢金獸金器最重
昨天,第一件開箱擺上展臺的是一件真正的“重量級”文物———西漢金獸。這件國寶級文物1982年2月在江蘇盱眙縣穆店南窯莊出土,是目前為止全國考古發現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達9公斤,含金量高達99%。金獸呈蜷身伏臥形,遍體斑紋,金光閃耀,燦爛奪目。它頭大、尾長、身短而粗壯,似虎更類豹,瞪目露齒,形貌兇狠,據介紹當年的用途是鎮席和壓邪。佈滿金獸全身的豹形斑紋是在獸體鑄成後,再捶擊上去的,大小相當、呈不規則的圓形十分精美。金獸平日深鎖南京博物院庫房,謹慎出展。此次出寧入滬,展示期僅為7天。
將軍銀印歷史故事
另一件頗有故事可講的展品是明“蕩寇將軍”銀印。該印為正方形,印面鐫刻柳葉陽文,“蕩寇將軍印”五字呈兩行分佈,字體蒼勁有力。印鈕為匍匐狀老虎,目視前方,頭頂中心刻陰文“王”字。崇禎十三年,李自成大軍的一系列勝利使崇禎帝陷入手足無措的境地,絕望中,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條就是委任白廣恩為“蕩寇將軍”,命令他收集潰敗的士兵以保潼關,這方“蕩寇將軍印”就是頒發給白廣恩的印信。就在崇禎帝下令封授白廣恩並鑄成印信的當月,白廣恩已投降了李自成,加上局勢紛亂,這方印信極有可能沒有送到白廣恩本人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