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典籍是中華民族的珍寶。近年來,西南各省區做了大量的搶救和保管工作,但由於種種原因,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貴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李天元指出,存世的彝文典籍70%以上屬國內外孤本,搶救和保管好這些典籍責任重大。然而目前的保管條件令人擔憂。
一是保管彝文典籍的大多數單位,都位於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南方地帶,防霉、防濕、防蛀條件不理想,極易導致這些稀世珍寶霉變、損毀,以致無法修復甚至無法通讀。
二是彝文典籍的書寫材料種類極其繁多,竹簡、布帛、紙張、羊皮、石頭、銅器等無所不有。書寫材料不同,導致損毀的因素也不同,需要區別對待,採取不同的保護措施。然而,對彝文典籍許多收藏機構僅僅是按照一般圖書處理。
三是保管的目的在於應用,而目前存世的彝文典籍大多久歷年月,都已超過了正常保管期,加上原先的保管條件極差,損毀極為嚴重。正規收藏之前都需要經過複雜的修復,這樣的修復工作,一般文物工作者不能完成,必須是精通彝文的文物工作者才能勝任。而這方面的人才奇缺。
四是彝文典籍的內容廣泛,分類體系並不統一,以至於收藏彝文典籍的單位大多只能按入庫時的流水號進行編目,造成了檢索上的極端困難。若不建立統一的機構,結合彝族傳統的歸類辦法對入庫典籍進行科學歸類收藏,即使收藏再多的彝文典籍也難以發揮其實效。
五是為了使傳世彝文典籍原件能夠永久性地保存下來傳諸後世,已入庫的彝文典籍原本,應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人為觸動,這需要動用現代科學手段,通過攝影、錄影、掃描等方法,複製供使用者查閱的副本。這一浩繁的工作,也只有建立統一的機構,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全面開展。
據了解,彝文典籍的內容涉及範圍極其廣泛,天文、地理、醫學、算術、地形、地貌、生物、農牧等無所不包,其中蘊含著大量的生産與生活的技能、智慧,是彝族人民開發利用所在地自然資源的經驗總結,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