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戲劇學院是中國培養戲劇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實驗戲劇學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教育家顧毓琇與著名戲劇家李健吾、顧仲彝、黃佐臨等創立,熊佛西先生為首任院長。1949年10月,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改名為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實行院係調整,山東大學藝術系戲劇科、上海行知藝術學校戲劇組併入後正式建院,更名為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1956年正式命名為上海戲劇學院,係文化部直屬高等藝術院校。2000年4劃轉為由上海市與文化部共建,2002年6月,原上海師範大學表演藝術學院、上海市戲曲學校、上海市舞蹈學校併入上海戲劇學院。 建校以來,學院培養了近萬名文藝專門人才,其中戲劇表演方面的代表人物有:祝希娟、焦晃、趙有亮、潘虹、奚美娟、王洛勇、李媛媛、陳紅、尹鑄勝、陸毅、李冰冰、佟大為等;編導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余秋雨、沙葉新、胡偉民等;舞美設計方面的代表人物:周本義、胡妙勝、金長烈、韓生、伊天夫等;在美術方面有旅美藝術家:呂振環、蔡國強等;電視主持方面的新秀有:和晶、陳蓉、董卿等;戲曲演員代表有 :蔡正仁、梁谷音、岳美緹、張洵澎、計鎮華、楊春霞、張靜嫻、史敏、王佩瑜等;舞蹈演員代表有:淩桂明、石鐘琴、茅惠芳、汪齊鳳、楊新華、辛麗麗、黃豆豆、譚元元、范曉楓、孫慎逸、方仲靜、姚偉等。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成為了影響中國乃至世界戲劇、電影、美術界的著名藝術家,同時學院還培養了西藏、內蒙等少數民族的第一代戲劇家,為推動中國的文化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戲劇戲曲學是我院的主要學科,1999年起被列入上海市重點學科。博士、碩士研究生教育層次以戲劇戲曲學為二級學科,共有十余個研究方向。此外,碩士研究生教育層次還設有藝術學 、廣播電視藝術學。 學院設表演係、戲劇文學系、舞臺美術系、導演係、電視藝術系、公共教學部、戲曲係、舞蹈係和成人教育中心;本科專業教育層次有表演、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藝術設計、導演、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舞蹈編導、文化事業管理等專業,涵蓋話劇、戲曲、舞蹈等專業門類。 中專層次的專業有芭蕾舞、中國舞、京劇表演, 京劇音樂、昆劇音樂、越劇表演、滬劇表演、滬劇音樂、話劇影視表演、影視模特表演、舞臺美術、木偶表演與製作等。 學院共有三個校區:本部位於華山路,戲曲舞蹈分院與附屬戲曲學校位於蓮花路,附屬舞蹈學校位於虹橋路。 位於華山路上的學院本部教學設施完善,實驗劇院、黑匣子戲劇實驗室、新實驗空間與小劇場分別適合教學實習演出、實驗戲劇排演。圖書館收藏的戲劇類圖書豐富齊全,學生公寓、餐廳、健身房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 蓮花路校區目前是戲曲舞蹈分院與附屬戲曲學校的所在地,擁有高規格的專業練功房和演出觀摩廳,校園佈局合理,設施配套齊全。 虹橋路上的附屬舞蹈學校是在老一輩領導的關心支援下確立為現校址,校園內樹木鬱鬱蔥蔥,環境幽靜怡人,教學設施完備,教室寬敞明亮。 學院建立了廣泛的國際聯繫,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十余所學校、國際機構團體建立了校際交流和合作關係。經常聘請國際專家來院講學、排戲,學院的專業教師也經常受聘到國外講學訪問,共有五十多國家地區學生來我院留學、研修。學院的演出團、教學小組也先後赴新加坡、日本、英國、義大利、德國、美國、南韓、比利時、羅馬尼亞以及我國港澳臺地區演出,交流教學實踐。學院先後主辦多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莎士比亞戲劇節、國際小劇場戲劇節。 為實現上海戲劇學院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在《上海戲劇學院發展戰略規劃》中明確提出“把學院建成一所‘國內第一、國際知名’的,以戲劇戲曲學學科為依託,以舞臺藝術實踐教育為重點,以本科教育為主,多學科、多門類協調發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綜合性高等藝術學校”的辦學目標。上海戲劇學院將銳意進取,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充分發揮多年來形成的學科和學術優勢,通過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充實整合,在辦學模式、人才培養、目標管理、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等方面不斷創新,增強辦學實力,達到一流的學科、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畢業生、一流的創作、一流的學校,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