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在南京中華門南,俗稱“石子岡”。南朝時,傳説高僧雲光法師在此設壇講經,落花如雨,始得名。1927年,大革命失敗,雨花臺成為屠殺共産黨人和愛國志士的刑場。為了緬懷先烈,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決議,在雨花臺興建烈士陵園。傅抱石還應聘任南京市建造烈士陵設計委員會委員。從此,雨花臺就成為革命烈士的一種象徵。1950年代以來,傅抱石先後創作《雨花臺》多幅,尺寸不一,計有10余幅,僅南京博物院藏有8幅。然而根據畫面綜合分析,具有相同象徵意義的雨花臺以1958年為界存在著一前一後的明顯差別。1958年之前,雨花臺在傅抱石筆下可能更多的以風景名勝而存在的,畫面以突出風景為主,巨大的饅頭形山峰鬱鬱蔥蔥,盤旋的山路上人群絡繹不絕,遠處的革命烈士紀念碑隱隱約約,以點名主題。1958年後,傅抱石連續創作了多幅《雨花臺頌》,僅畫題也與之前有所不同,特別是1959年夏,傅抱石還受命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蘇廳作畫也是一幅《雨花臺頌》。在幾件相差無幾的《雨花臺頌》中,傅抱石改變了之前的圖像模式,而在主題思想上作了精心的思考。革命烈士紀念碑居於左側,遠景廠房林立,灰煙嫋嫋,顯示了新社會的不同氣象,以説明新中國建立的來之不易,這種處理方式在1957年之前幾乎沒有;左上方一枝蒼翠的松幹斜出,使主題得到進一步地強調、昇華。
1958年所作 《雨花臺頌》,應該是向“八·一”建軍節獻禮的作品。整個作品分近、中、遠景三部分,近景是遮蓋著右上角畫面的濃密松枝,中景是鬱鬱蒼蒼的雨花臺,遠景是建設中的南京新城。近景松枝用大筆勾畫,雄建有力,最能顯示畫家的筆墨功夫,中景的雨花臺被松柏簇擁著,主要用點染法, 山體厚重。山頂上有高聳的紀念性建築,氣象莊嚴肅穆。12月28日,《雨花臺頌》入選美協江蘇分會籌委會與全國美協主辦“江蘇省國畫展覽會”。 當然,《雨花臺頌》不是畫高山飛瀑,更非表現高士文人縱情山水,而是描繪一個帶有鮮明政治紀念意義的景物,畫家所追求的是一種紀念碑性,其價值不僅在藝術自身,更在藝術的社會意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