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非物質文化遺産附加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16 13:30:4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講座海報

2013年12月13日下午,作為“慶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係成立30週年”系列活動之一,楊陽教授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了以“非物資文化遺産附加值”為題的學術講座。楊陽為藝術史論係首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99年獲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民間美術研究,在田野考察中積累了大量寶貴資料,是我國民間美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界的知名學者。藝術史論系主任張夫也擔任本次講座的學術主持,B301教室座無虛席,除在校師生外,還有一直受楊陽老師指導和影響的《蝸牛》雜誌全體成員,以及其他熱愛民藝的社會人士,現場提問踴躍,氣氛熱烈。

主持人張夫也介紹楊陽

楊陽老師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定義講起,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或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産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不能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産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作為國家歷史成就的重要標誌,非物質文化遺産同時也是其他文化的重要生長點。就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具體工作而言,不應僅僅著眼于研究性的普查收集,建資料庫、博物館等工作,同時也應進行保護性開發,以實現其現代轉化,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

楊陽講座現場
觀看視頻上  觀看視頻下

然而,社會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關注更多集中在其“附加值”部分,諸如申報非遺名錄、爭當非遺傳承人、以非遺名義開發經濟項目等現象異常“火熱”,而對其文化屬性不甚關心。她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推廣,應從教育、生活、市場三個方面展開。從教育入手,形成全民文化自覺,繼而通過市場的開發,讓非遺融入當代生活,最終形成由文化帶動市場,再由市場反哺文化的“活態的鏈”。值得注意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産附加值的創造需要謹慎對待,要致力於非破壞的科學性、可持續的合理性,沒有理性、慎重的分析,對附加值的盲目開發可能直接導致毀滅遺産。只有把文化放在第一位,兼顧利益,才能把市場培育到一個更高的層次,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才能更有效的落實。對此,楊陽教授列舉了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産轉化為設計産品的實例,以説明“附加值”産生的正確途徑。在産生非物質文化遺産附加值的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具有創造力和文化內涵的設計行為和可持續的、以品質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這方面,台灣故宮的衍生品開發和上下品牌的經營,都是值得借鑒的模式。

講座後老師們與蝸牛團隊合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