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 > 清華美院藝術史論係30週年 > 係友回憶錄

張昭:同窗之情,手足之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27 14:38:0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張昭

【簡介】張昭,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藝術史論係,後留學英國,致力於博物館管理方面的研究,曾工作於今日美術館,現居德國慕尼黑。

  

問:進入史論係學習的四年裏,覺得史論係的什麼最有特色?

答:我認為除了日常的學習以外,我們每年暑假都有小學期實習,無論是去相關藝術機構工作還是去田野采風都是一種很重要的社會實踐和鍛鍊。 

問:對於當年的同學和老師,您現在還有哪些特別深刻的記憶?

答:目前同學裏面聯繫比較多的是張傑。因為我自己也一直在學習與博物館、文化遺産管理有關的內容,所以留學期間也經常和張傑就博物館管理上的諸多問題進行討論。其中我第二個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就是比較研究中國博物館和英國博物館裏志願者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其中,對於中國公立博物館個案研究,我選擇的就是首都博物館,當時得到了張傑的很大幫助,為我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第一手數據和資料。

老師裏面,我記得陳瑞林老師是我的中國美術史啟蒙老師;李永存老師在教我們大一素描、色彩時對我們的任意塗鴉表現得十分寬容;張夫也老師有驚人的模倣能力,有時候模倣一個人的時候常常讓我們覺得被那個人的靈魂附體了。張老師對我們都非常和藹,回想起來當窮學生的時候沒少吃過張老師的飯;陳岸瑛老師對學術高度嚴謹,我記得當時我們剛上大三,有一天陳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摞資料,全英文的海德格爾或是黑格爾理論!只聽陳老師説:“請大家回去參考。考慮到大家可能德語不是那麼好,德文原版我就不發了。”我們全班同學全體傻眼了;沒有上過張敢老師的課,但是大三暑假小學期實習時是張敢老師和李靜傑老師帶隊,旅途中多有趣事;杭間和尚剛兩位老師我覺得是又“愛”又“怕”。所謂的“怕”更多的是心中的一種敬畏。尚剛老師對於古代工藝美術的研究真的是功底深厚,當時我不敢輕易去問尚老師問題,因為總是擔心自己的問題太粗淺而會被尚老師批評不夠用心鑽研。其實尚老師從來沒有因為我們的問題太幼稚、簡單而批評我們,但正是因為這份敬畏,所以我每次去問問題都格外多做些功課,這無疑是導師的魅力。杭間老師一直是像偶像一樣存在於我的心裏。當年在英國我美術史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非常迷茫自己的前途和方向,是杭老師的指點讓我繼續在英國學習博物館管理的碩士研究生課程,這個專業真的非常適合我,也是我自己很喜歡和感興趣的方向。後來我的工作也都與此相關,而且我非常喜歡我的美術館工作。

  

99級史論答辯當日(張昭、陳平)

問:四年當中您最難忘的課或者活動能夠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答:我想應該是小學期實習吧。首先興奮于走出課堂,走出北京。第一次小學期實習是杭間老師帶我們到烏鎮做田野考察。第一次實地體驗、分組研究,然後寫論文。後來我們返校,還在學校做過一次演講。其中我們組對於烏鎮手工藝藍印花布的研究文章亦得到發表。第二次小學期實習我們從敦煌開始一路向東,一直走到西安,然後返京,一路上對於佛教美術的體驗終生難忘。  

問:大致了解了一下,您目前從事的是藝術市場方面的工作,對於當前的藝術市場現狀一定有您自己的見解吧,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嗎?另外對於還在讀書的史論係師弟師妹,如果將來想要從事藝術市場方面的工作,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答:我目前和我先生在德國慕尼黑生活。此前我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學術部工作。今日美術館是中國第一家民營非營利性的美術館,主要關注的是當代藝術。雖然不算是“體制內”,但也不算是藝術市場的一部分。今日美術館只做學術展,不參與藝術品買賣。也正是因為這份公益性,所以才能一方面每年保證做1到2個一線藝術家的大型個展,與此同時還給予了青年藝術家以及在校大學生展示作品、表達心聲的機會。對於藝術市場的經驗真的沒什麼可以提供給大家分享的。  

問:在史論的學習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怎樣的影響?

答:雖然我現在不是在美術史研究方面從事工作,但是一直也沒有離開和美術相關的行業。博物館、美術館管理會是我一直感興趣的領域,並且會一直做和此有關的事情。  

問:您想對咱們史論係現在的學弟學妹説些什麼呢?

答:珍惜4年的大學時光。畢業這麼多年,我時常惋惜當年在學校裏應該再多努力一些。每一位教授在他們各自的研究領域裏都是傑出的導師,如果當年能從他們那裏再多學到一些該有多好。這裡的學習我指的不僅僅是知識上的學習,還要學習的是導師們的學術思想和為人處世的方法。另外,和本係同級以及上下級的同學們建立友誼的同時,也要多和美術學院其他係同學建立好關係,多多聯絡。因為在今後的事業上長輩的提攜固然重要,但是同窗之誼是無論如何無法被取代的一份感情。除非完全轉行,不然的話就會發現今後自己的事業和這些同學的幫助分不開。  

問:您對咱們這一次的係慶有什麼期待?

答:我非常遺憾這次係慶無法參加。之前的幾次係慶也都因為我在國外沒能出席。本來今年年初我收到學妹打來的電話邀請出席今年係慶,我非常期待,結果陰差陽錯這次又趕不上了。無論如何我都期待在係慶之後我能收到這次的紀念冊。希望今後無論以何種形式,都能為系裏做貢獻,以感謝當年各位老師的教導與栽培。

  

   (採訪:曲維洵)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