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

艾敬綜合藝術展國博收官 收穫各方盛讚讓愛繼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18 10:16:2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建館百年來的首個當代藝術展,“I LOVE AIJING:艾敬綜合藝術展” 于2012年12月16日在國博圓滿落幕。自2012年11月9日開幕以來,該展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以及國家博物館的高度認可,原本為期20天的展覽破例延期一週。

此次展覽分佈于國博S2、S3兩個展廳,佔地近2000平米。艾敬歷經兩年多精心籌備展出了包括繪畫、裝置、雕塑、影像等形態的近200件作品,用觀念性的藝術語言綜合呈現她從音樂之路走向視覺藝術的完美蛻變和對當代藝術的獨特理解。

高朋滿座 眾口交讚

2012年11月19日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大廳,“I LOVE AIJING:艾敬綜合藝術展”盛大開幕,各界嘉賓悉數到場表達了對艾敬的祝賀及對其藝術成就的高度認可。他們中有來自文化部等部門的政府領導,文化名流楊瀾女士、演員趙薇、模特及設計師馬艷麗、郝蕾等明星,著名音樂人三寶、指揮家呂嘉、張藝、作曲葉小綱等音樂界大腕,時尚集團的蘇芒、瘦馬、于暉,著名藝術家張曉剛、法國雕塑家安娜高美夫婦、著名法國收藏家Syivain Levy夫婦,及各路企業精英等。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先生作為策展人向到場的100余家媒體和2000余名來賓介紹了展覽概況,以及該展覽作為國家博物館首個當代藝術展的重要意義。陳履生充分地肯定了艾敬身為當代藝術家的成就,他説“艾敬所詮釋的是最傳統的愛,最當代的愛。她的中國情結和中國風格正成為我們今天所期待的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這也正是國博選擇艾敬的原因。”開幕式當晚,英國佳士得特別贊助晚宴在中國國家博物館5樓白玉廳宴請專程前來祝賀的海內外貴賓。

媒體垂青 觀眾熱議

艾敬綜合藝術展同時也吸引了全世界新聞媒體的眼球,被他們譽為“一場愛的展覽”,其中裝置作品《我的母親和我的家鄉》是最受矚目和讚譽的作品。此外,由幾萬雙一次性筷子製作完成的裝置作品《生命之樹》、純手工紫銅鍛造、表面烤漆的《棋子》作品、大理石雕塑作品《海浪》以及表達了對和平渴望的架上作品《槍與玫瑰》均備受媒體及觀眾好評和認可。包括CNN、China Daily、《環球時報》英文版、中新社等外文媒體對展覽進行了大篇幅報道,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晚報》、《北京晨報》、《成都商報》、香港《文匯報》、《京華時報》、《新京報》等國內主流媒體也對該展覽做了大量詳盡報道,新浪收藏、搜狐文化等門戶網站及雅昌藝術網、藝術中國、99藝術網、今日美術網等藝術類網站更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專題報道,使得人們對艾敬綜合藝術展展開了熱烈、持久的話題討論。

公共項目 跨界共鳴

綜合藝術展期間,艾敬還特意舉辦了三場“生命樹下”的公共藝術項目,每週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現場表演舞蹈、詩歌和音樂,用他們自己對生命、藝術的理解在裝置作品《生命之樹》下上演了不可複製的即興表演和參與行為。同時也與陽光藝術基金會合作,邀請打工子弟走進國家級藝術殿堂感受藝術魅力。

展覽延期的一週內,艾敬繼續迎來送往。著名導演姜文就特意趕在展覽結束前一天來到國博展覽現場,今日美術館副館長鄭妍、史論家呂澎、策展人黃篤,畫廊協會主席程昕東先生、藝術家黃致陽、鐘飚等都在聽到展覽延期的消息後專程前來,並給予高度評價和寶貴意見。

個展落幕 愛無止境

此次展覽充分展示了艾敬在裝置、雕塑、影像、架上繪畫等藝術形式上的綜合駕馭能力,以及對大理石、紫銅、一次性筷子、天然礦石、從世界各地蒐集的十九世紀古舊大門、鮮花等綜合材料的運用和表現力。展覽雖然已在國家博物館落幕,但展示仍將繼續,目前艾敬工作室已經開始籌劃在國內以及世界範圍內博物館和美術館的巡展。艾敬將會不斷有新的藝術作品面世,“登上了國家博物館的平臺,我看到了全世界。”帶著這樣的信心和勇氣,艾敬正逐步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正如她在展覽中所言“當愛成為信仰,藝術是主宰愛能夠到達的地方”。帶著愛的信仰,艾敬將展開她的世界之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