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 三

1971 出生於山西

1996 畢業于山西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

2005 創辦互象動畫公司現工作生活于北京

訪談

SZIAB:您是什麼時候從事獨立動畫創作的?以及您在獨立動畫的實驗過程中遇到什麼樣的一些困難?您是怎麼克服的呢?

皮 三:以前畫油畫,2000 年左右開始轉成動畫。談不上困難,我喜歡自己找自己麻煩,我遇到最重要的一次反思,也是導致我做出轉變,就是在2004 年。在此之前,我把動畫當作當代藝術的一種實現方式,我在這個過程中尋找網際網路、影像、動畫之間交錯領域的可能性,並做了很多作品,我試圖打破界限和領域,喜歡那種媒介的不確定狀態和非線性敘事。動畫,是我當時最有力的表達方式。但隨著作品的日漸深入,我發覺自己越來越被技術所迷惑,而且當時的很多新媒體藝術家作品裏,也大量涌現追逐新技術的熱浪,技術作為時髦而非內在表達的需要,它具有很強的誘惑力,往往是一個新技術的效果,引發一個藝術家的一個作品,還誤以為是自己創作的新突破。

SZIAB:您認為獨立動畫和新媒體藝術與實驗電影的關係是什麼?跨學科與跨媒介實驗對您有什麼啟示嗎?

皮 三:我覺得目前發展階段,學理的嚴謹劃分對獨立動畫而言,意義不大,它的一部分必然屬於新媒體藝術和實驗電影,交錯關係吧。但它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社會化的,城市亞文化的,流行符號的。我自己的觀點是,獨立動畫應該是獨立思考的産物,強調表達的多樣性和趣味。如果能保持它概念的豐富和自由,更便於它的發展,而不是更專業化。在這一點上,獨立電影是個有趣的例子,在某個階段和範圍內它被賦予更多的政治性,所以,也許有的作品會很深刻,但也成了更狹隘的東西。當然,技術和政治一樣,也會把獨立動畫變得狹隘,這是另一種趨勢。我喜歡人們所謂的跨學科和跨媒體,但我對這個詞的定義卻不是很認可,“跨”——就是從A 領域進入B 領域,雖然帶有某種侵入感,但本身還是類型化和專業化的概念。我想,我自己做的事情,和我喜歡的事情,都是故意概念站位混合,企圖導致身份混亂的,我比起A 和B,更喜歡中間的那個灰色地帶,不可命名的狀態。這裡的不確定,更加開放和自由,更具有破壞性。但對我自己,則更具有實踐和建設性,這點非常重要。比如,我的《哐哐哐》動畫,是網路動畫,具備流行性,是具備千萬傳播率的商業大眾作品;但同時,它也具有政治破壞力,曾經産生現實影響力;而且,也是美術館的收藏品,所以,你很難定位它是什麼。

SZIAB:您在獨立動畫的製作過程通常是團隊完成還是藝術家個人完成呢?您有多少助手?他們的具體分工是什麼?

皮 三:團隊,但我沒有“助手”,呵呵,沒有人是為我犧牲的鋪路石。我們是同事關係,在商業和未來的事業上,都具備長期經濟共用的合作關係。我相信只有利益才是長久的,正如我喜歡公司企業結構,不喜歡傳統作坊。我也不相信所謂藝術家的魅力,那是古典主義的情感忽悠關係,現代主義之後的人際關係是現實鋒利的。再説我不敢也不想浪費其他人的創造力,誰都可能很牛逼。

SZIAB:您認為從事獨立動畫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是技術、資金?觀念?還是想像力?

皮 三:獨立思考,然後才是想像力。保持獨立思考和自我批判的能力,想像力和幽默是我能放鬆的保持這個能力的潤滑劑。

SZIAB:您認為獨立動畫與作為創意産業的動漫産品的區別在哪?

皮 三:一定不是技術、生産模式和人的區別,我覺得應該是作品是否具備獨立思考的精神,是否具備創造力和想像力。我也不像很多人會理想主義的認為,獨立動畫就一定是非商業的。舉例來説,日本已逝的今敏導演的動畫電影都是商業電影公司製作發行,但對我來説,那些都是令人尊重的傑出的獨立動畫作品。

SZIAB:您的動畫的經費來源是怎樣的?作品的銷售與展覽的渠道在哪?

皮 三:這是自己需要掌握的平衡,但顯然,獨立動畫只是靠收藏是不可能生存的,它現實的一端接在哪,就決定了你存在的方式通向哪。我個人是不願意依賴藝術銷售和收藏的,我希望收入也是混合和多樣化的,和它的形態是一樣的,你也許不知道我是怎麼活下來的,但只是知道我的作品滲透在你生活中。

SZIAB:您是如何理解“心靈世界”這個説法?您的動畫的圖像方法主要是從哪些方面來可以分析或者理解?

皮 三:呵呵,我其實並不喜歡這個詞,“心靈世界”有太多的文藝和敘事情結在裏面,我覺得作為展覽名稱本質上應該是反敘事的,即使它是以偽造敘事的方式呈現。

皮三訪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20 16:55:5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
《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下一頁劉健訪談
上一頁孫遜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