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

易英:擴充的邊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20 15:06:4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文/ 易英

改革開放已經過去了三十年,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顧新時期中國雕塑的歷史,同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從一開始並不是特別明顯。文化革命對新中國的雕塑傳統也是很大的破壞,新時期初期雕塑的主要任務就是恢復現實主義雕塑的傳統。現實主義的本質是按照現實的本來面目反映現實,但現實是被主體感受和認識的,不同的主體會有不同的現實體驗與認知。在雕塑上的反映就是現實主義的多樣化。現實主義的多樣化包括題材的選擇、形式的處理和主題的變異。雖然領袖題材與工農兵形象還佔很大比例,但非政治性的題材逐漸增多,這類題材更適合形式的處理和美的表現。到80年代初,雕塑開始出現現代性的變化,這與改革開放有直接的關係。西方現代藝術介紹進來,藝術家追求思想解放,創作自由,注重自我表現,摒棄傳統樣式。和現實主義雕塑一樣,最早具有現代特徵的雕塑是由一批老藝術家創作的。最初的潮流可以説是原始主義。與繪畫上的鄉土現實主義不同,雕塑的原始主義具有明顯的形式主義特徵,形式的來源主要是鄉土與原始。從民間、民俗和鄉土文化中汲取的形式不僅找回了失落的人性,還表現了純樸、原始的美,而這正是在藝術服務於政治的時代失去的東西。雖然原始主義的觀念來自西方現代藝術,但形式的資源根置於中國的鄉土,這似乎是一種暗示,中國當代雕塑的始終是在改革開放和中國方式的相互關係中發展的。

西方現代主義雕塑的影響在80年代中期顯現出來。這首先是由藝術院校的學生進行的大膽的實驗。現代主義雕塑特指現代主義藝術時期以金屬材料為基礎的幾何形結構的抽象或非具象雕塑。應該説,抽象雕塑的實驗大膽而驚人,但模倣的成分居多,且不具中國特色,在理論上受到較多的批評。但這種實驗卻有著實踐的意義,其一是對後來的公共雕塑有深遠影響,在90年代的大規模城市建設中,公共雕塑,抽象雕塑作為這類公共雕塑的主體,與80年代對於抽象雕塑的實驗和推廣是分不開的。另一點更為重要,抽象藝術作為西方現代藝術最重要的標誌,在中國的引進與追隨,也體現了中國前衛藝術最激進的思潮,對於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全面推進當代雕塑有重要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現代藝術不是按照其自身的進程對中國前衛藝術發生影響,歷時近百年的西方現代藝術的各種思潮和流派同時涌進中國,我們則是共時性地接受了這些東西。這一點對雕塑尤為重要,因為抽象雕塑與裝置在中國幾乎是同時發生。嚴格意義上的裝置藝術屬於後現代時期,雖然達達藝術可以説是裝置的先驅。雕塑與裝置的結合是中國當代雕塑的一個重要發展,抽象雕塑多采用原材料,尤其是金屬材料,即使是大膽的實驗,幾何形的抽象結構也難以跳出西方的圈子。裝置的一個重要概念是現成品,現成品除了自身的形態外,還包含前在的功能。中國藝術家正是看到了抽象雕塑在意義上的局限,而尋找更有意義的表達方式。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雕塑觀念的突破正是這兩者的結合。現成品既是材料也是物品,而物品自身具有傳統與文化的含義,當木頭、石頭與金屬材料構成了抽象時,其意義已發生了轉換,因為木頭(民居、傢具)和石頭(園林)在中國文化中都有特殊的意義。現成品起源於達達,在波普藝術作為消費文化與大眾文化的表徵,在中國當代雕塑中,現成品的挪用促成了兩方面的轉型。其一是雕塑脫離了傳統的架上形態,開始向一個開放的空間發展;其二是擺脫了對西方現代藝術的簡單模倣,逐漸形成當代雕塑的中國方式,這不僅體現在雕塑的形式,也深刻地反映在材料的運用和主題的表現。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