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奎恩並不認為自己是政治至上的藝術家,更不是宣傳部門的工具。他只是一個藝術家,有不同於常人的視角,不過想記錄下被歷史忽略的細節。“我不站在任何立場上”,麥克奎恩反覆解釋。他的電影處女作《饑餓》(Hunger)再次表明瞭他記錄歷史碎片的興趣。
《饑餓》不到100分鐘,是部冷靜、沉默但震撼人心的電影。片子講述了1981年貝爾法斯特梅茨監獄裏愛爾蘭共和軍囚犯們絕食抗議的歷史事件。麥克奎恩不在政治問題上糾纏,他不講述絕食鬥爭的全過程,甚至沒有交待任何前因後果。片子分三個段落:第一段最長,有60分鐘,表現囚犯們為爭取政治犯的待遇而進行“毯子抗議”和“穢物示威”;第二部分是絕食抗議運動的的領導者博比•桑斯(Bobby Sands)與牧師的對話,他表達了抗爭的決心;第三部分反映桑斯生命的最後6周,他死了,片子結束。
麥克奎恩不願意把桑斯塑造成英雄,也沒有妖魔化監獄看守。他説,他想反映人性所能抵達的極限。他擅長運用影像語言對觀者製造強悍有力的生理震撼,《饑餓》一片也讓人産生了被關在梅茨監獄的錯覺。電影的頭一個小時沒有一句對話,但從穿戴著防化服、防毒面具和橡膠靴子,沉默著給監倉潑消毒水,看不見表情的獄卒身上,觀眾聞得見監獄裏的尿味,聽得見暴力發生前壓抑的沉默,感受得到暴力帶給肉體的傷痛。神經和內臟都參與了這部電影的觀看。
麥克奎恩説:“作為西印度移民,我對北愛爾蘭問題沒有任何看法。我總在猜想囚犯們絕食的那7個月天氣怎麼樣,梅茨監獄裏氣味是怎樣的,囚犯們怎麼解決內急問題,等等。我覺得歷史和政治往往把這些瑣事忽略掉了。”在北愛爾蘭拍戲,他才知道絕食事件對北愛爾蘭人的影響是相當大的。每個人都清楚地記得博比•桑斯絕食期間他們個人在做什麼,桑斯死的那一天他們身在何處。每一個個體都和這起事件有了關聯。這讓他非常震驚。其實,人的記憶是分成一段一段的。
2008-09年,《饑餓》獲得戛納電影節的“金攝影機獎”、多倫多電影節“發現大獎”,在英國獨立電影節上囊獲3座獎盃,他個人拿了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的最佳處女作獎。而拍攝《饑餓》讓他重生了,為什麼很多宗教流派中將“絕食”、“禁食”視作一種宗教儀式,因為它能讓人正視自我。
《不動聲色》
《饑餓》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