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展覽活動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藝術北京2008登場:細緻、深入、成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9-08 10:39:01 | 文章來源: 藝術國際

藝術北京2008當代藝術博覽會,9月5日夜登場亮相,北京怡人的秋色,應該是舉辦博覽會最好的季節,藝術北京隨著經驗的積累,團隊的成長,也逐漸的在夯實基礎,把服務落實是自身成長的必經之途,此次藝術北京確實在很多方面體現了這種成長:不斷的在細緻、深入。

畫廊博覽會影響之勢日漸聲隆,也好似成了藝術市場中不可缺失的一環,由於中國藝術品市場前幾年時間拍賣業的超前發展,與之相較作為藝術品市場中的一級市場的畫廊業的成長緩慢,畫廊博覽會無疑整合資源的有效平臺,把各個畫廊的能量聚合到一個能量體中,集中的發光發熱。並且將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畫廊博覽會這種交流方式,藝術品的滲透力將會得到更大的發揮,在公眾中得到更廣泛的交流和傳播。

沒有特色,只有細緻、深入的服務

沒有特色,只有細緻、深入的服務是藝術北京執行總監董夢陽對今年藝術北京的概括,細緻的觀察也會發現,今年的藝術北京的從標誌、設計到具體安檢服務都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提高。對於畫廊博覽會的舉辦,筆者認為最為重要的是隨著畫廊博覽會連續的舉辦,畫廊參加到畫廊博覽會之中,從中得到學習和體會會非常之多:管理的經驗、行銷的經驗、獲得潛在客戶的機會等等,畫廊可以從其中得到很多成長的養份,畫廊博覽會的舉辦無疑是有利於中國畫廊業的成熟和成長。

畫廊業在成長

如果説北京作為首都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那麼大也就是此次“藝術北京2008”一個很重要的特徵,雖然依舊是農展新館,依舊是開闊的場館內外的場地運用,衝擊力強大的當代藝術品也非常需要象北京這樣的一個城市,來包容、消化它,藝術北京在這樣一個城市,地處平原,地勢開闊,土層深厚,必然也會帶有城市的特質之處,希望藝術北京可以把他保留發揮。值得注意是此次博覽會足足擴大了5000平米的展館面積,影像北京這樣一個新的項目會是一個更好容納消化的契機。

國際化是首要問題

此次74家畫廊的規模中有接近一半規模的國外的畫廊,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但是多數還是亞洲畫廊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實現畫廊博覽會真正的走向國際化,吸收更多的資源。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也許正如趙力先生所説:國內的畫廊博覽會的成長也是從無到有,然後才會到規範,而現在的階段我是認為進入了一個走向國際化的階段,因為從目前階段的情況來看,國內這三個大型的博覽會都還是屬於走亞洲概念路線的比較多,走向國際化是國內畫廊博覽會必須經由之路。並且國內的畫廊博覽會之間這種差異化的經營應該是值得注意的。

成交才是王道

畫廊博覽會是一個集中展覽、資源、交易多項功能于一身,如何分層次、細緻的把這些功能實現,恐怕還需要做很多工作,而且現在一方面步步進逼的香港、台北、新家坡等地畫廊博覽會紛紛崛起,而且因為地緣的優勢,這幾個博覽可以吸收到更多的國際資源,並且從所需要支付的費用和可以獲得的資源優勢相比較,國內畫廊選擇參加境外畫廊的機率在上升。另一方面雙三年展對展覽方式的突破,例如象光州三年展已經開始把畫廊、機構納入展覽方式中,相信也會對畫廊博覽會形成新的衝擊。成交將會是考驗畫廊博覽會成長的法寶,五年之期,等到第五屆畫廊博覽會舉辦之時,相信也是檢驗這個畫廊博覽會成熟與否的時間。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