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裝置藝術屬於舶來品,但藝術家以及策展人絕大多數卻出自本土。不管是對這門藝術而言,還是實施相關的學術活動,都需要較深的理論基礎和國際視野。馬得通過類似這樣的學術、展覽活動平臺,推動當代藝術多元發展,發掘有潛力的裝置藝術資源,把握裝置藝術的語法關係,完善中國當代的藝術格局。
2013年在798聖之空間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論壇暨馬得作品展”
理性策展
馬得給人的最深的印象就是視野開闊、思維敏捷,儘管這也是很難説清道明,但從藝術家的角度來説,這在其作品中會得到很好的佐證。馬得早期從事攝影創作,並自有一套藝術觀,具體體現在關注攝影本體的問題;對自然(自發)的運動著的物與人作一特定的速度記錄,留下的影像軌跡,有別於通常意義上的攝影和繪畫作品,乃至直覺的經驗。應該説,這屬於一種現象學意義上自我呈現和一種特殊角度的人文關懷。可以説,正是這種雙重性的體驗及其還原過程,在2008年接受裝置藝術教育以後的創作中,得到進一步生發,使人類主體/個體實現了自我滿足和超越。
龍美術館展出“第二屆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研討會暨2014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展”
2013年在798聖之空間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論壇暨馬得作品展”(以下簡稱作“裝置藝術學術論壇”)開幕,這也是馬得的裝置藝術作品第一次全面地展示給觀者。同時,他的這些現場的作品也成為了這次裝置藝術學術論壇討論的“首當其衝”者。但是在背後,容易被忽略的卻是:馬得也是這次學術研討會的組織者之一。正是出於這樣的機會,在某些工作上的偶然,促成了與馬得的第一次相遇。彼此溝通得不是很多,馬得言語少而精,如同這次採訪,很精煉。當問起舉辦這樣的學術論壇的緣起時,他説,只是因為在從事裝置創作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有趣的心得和經驗,也結識了一些年輕的藝術家,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活動進行更廣泛的交流以及可以分享給大家一些體會。
龍美術館展出“第二屆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研討會暨2014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展”
馬得並沒有將策展工作看得多複雜,或許言語中多出的那份平淡,才是外人最難體會和觸及的“深流”。其實更早在2009年,馬得就策劃了“中德青年裝置藝術展”,在重慶黃桷坪當代美術館開幕,雖然當時參加的人並不多,但這樣的經歷無疑是難得的。相對於攝影,有人説它縱容鏡頭中“故事”(善的、惡的,危險的、安全的)的“自生自滅”,如果有什麼危險可言,恐怕也就是戰地記者。而策展方面,則顯出馬得非常理性的一面,他説“我把裝置作品的實施安全看得比較慎重”,而藝術表現力則為之後考慮的方面。
“第二屆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研討會暨2014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展”中馬得作品 《無題》
裝置藝術的語法
帶著這種理念,馬得執行策展了“第二屆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研討會暨2014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展”。而自首屆國際裝置藝術學術論壇成功舉辦以來,在有些人看來,這很可能是“一次性”的活動,甚至不會去想現實的價值與意義。放在這些人身上或許無可厚非,畢竟藝術圈變化多端,類似的各種雙年展、學術論壇比比皆是,能堅持下來,且做得讓人稱道的為數不多。考慮到裝置藝術的創作涉及其他跨學科和行業的經驗,而這些行業的成果每年又都會有飛速的發展,所以學術論壇選定了每年舉辦一次,這也是順應這個社會的發展決策。不僅人文、科技發展飛快,藝術界——藝術家以及藝術作品亦不甘落後。在馬得的接觸中,2014年涌現了不少年輕的、有實力的藝術家,他們都有著良好的專業素養和寬闊的知識結構,作品比較內省和理性。
龍美術館展出“第二屆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研討會暨2014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展”
從藝術家到策展人,由創作和審視自己的作品轉向同時需要兼顧閱讀其他藝術家及其作品,這是策展人繞不過的變化。如何能將這些具有“專業素養”、“寬闊知識結構”、“內省和理性”的作品調和成學術佐料,才是最能度量作為策展人或者推手的重要刻標。在這方面,馬得看重的是它們所具有的個性、時代性和藝術性以及內在的聯繫和整體的呈現效果,馬得稱之為裝置藝術的語法關係,即強調的是事物內部的聯繫、內在性和客觀性;是表現主義的反面;是偶然性的對立面。裝置藝術語言的表達更接近於生活,它往往用現成的生活中的材料改變人們的視覺經驗,從而使審美産生變化;裝置藝術又不同於設計,它強調的是審美和事物的內在邏輯性和實驗性。2015年第三屆國際裝置學術論壇暨展覽啟動在即,馬得沒有透露更多,顯然他信心在握。
“首屆中國國際裝置藝術學術論壇暨馬得作品展”中馬得作品《鑄塑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