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王春辰:從文化意義上解讀當代藝術回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12-12 10:50:42 | 文章來源: 北京商報

群展“未來的回歸: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近期在美國密執根州立大學布羅德美術館開幕。展覽籌備了有兩年的時間,有別於先前國際上對國內當代藝術冠以的符號化、波普化、民族化的標簽,展覽將中國歷史的傳承和當下飛速發展中面臨的種種未知可能以25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做出視覺性的詮釋。告別以往從形式觀看上各種簡單粗暴的被定義,此次展覽以現象學、歷史學的切入點出發,用將近半年的展期向美國的觀眾解讀一個比他們所想像更複雜豐富的中國當代藝術。記者在展覽開幕後對策展人王春辰進行了採訪。

記者:您在兩年前策劃這個展覽的初衷是什麼,選擇在美國舉辦是否有特殊的考慮?

王春辰:中國的當代藝術發展越來越是一個全球的事件,它不再僅限于中國國境之內。對它的關注、興趣和研究無論從學院的課程開設,還是美術館的展覽(當然也包括藝術市場)已經是一個全世界都在做的事,但是從嚴肅的學術層面上展開的研究,卻僅僅是開始。策劃這個展覽是希望人們從多角度去了解研究中國的當代藝術。

之所以在美國,是因為2011年我去美國考察美術館,與當時正在興建的布羅德美術館建立了聯繫,他們希望這個新美術館是一個世界性的美術館,自然希望中國的藝術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布羅德美術館邀請我做特約策展人,來策劃關於中國的當代藝術展。特別是該大學有中國留學生4000多人,中國的因素和影響越來越重,關於中國的話題和研究也必然越來越多。

記者:展覽開幕之後在美國那邊的反響如何?

王春辰:展覽獲得了美國媒體和觀眾的積極響應,紐約的《Surface》做了長篇專題報道,登載了繆曉春、金陽平、劉力寧、孟柏伸四位藝術家的作品,當地的報紙、電視臺和電臺都有介紹和報道。特別是經過這段展覽時間,美術館決定繼續收藏這四位藝術家的作品,以此來建立他們對中國當代藝術的館藏。大學和美術館也為這個展覽組織了一系列的講座、對話和電影播放。

記者:展覽的三個單元:“文化與再測繪”、“現實與可能”及“未來與想像”從字面上對觀者可能有些抽象,它們彼此之間有著怎樣的邏輯關係?

王春辰:觀看或研究中國,必然涉及中國的文化,這是一個有歷史和傳承的文化體。但今天它已經變成另一種面貌和狀態,如何去分析、認識和理解,就成為認識中國的一個切入點。現實每天發生著變化,任何可能的發展和路徑都展現在我們眼前,它們對未來意味著什麼呢,這對於中國和國際上的人士,都充滿了想像。一個展覽不可能給出答案,但藝術的形態表現可以視覺化這些話題的思考和借喻。

記者:作為策展人,您似乎有意回避從視覺和藝術形式來解讀這次展覽,主題所提出的“回歸”于當下的時間點來説,有哪些特別的意義?

王春辰:藝術形式及其視覺的背後蘊含著文化因素和社會現實的語境,它們不是孤立地被解讀或觀看,否則美國觀眾無法明白這些藝術形式及其視覺表現的意義和緣由是什麼,正如我們去了解、研究西方藝術時也是這樣。而“回歸”更多的是一種對文化自覺的期盼。我們今天的文化現實還需要改善和前進,我們的藝術創造和生態也有許多待充實完善的空間,既不能盲目,也不能自大,但要有一種信念和意志去做創造的文化實踐。

記者:您在策展文字中指出對於當代藝術來説,普通的觀看是遠遠不夠的,需深入其內部進行現象學和歷史學的研究,這是當代藝術之於一個學術研究者的存在。但在普通觀眾面對一件當代藝術作品時,似乎永遠存在著理解上的時間差,這種現象是否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

王春辰:這種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觀眾的積極探討,會得到改善的。從歷史的角度看,變化了的現象總是滯後於被理解的時間。只要我們堅持去做,當代的文化藝術會逐漸變成一種常識和知識,即使在今天這些都顯得非常缺乏。

記者:此次展覽您有著央美美術館研究員和布羅德美術館特約策展人的雙重身份,展覽是中美兩所學院美術館的一次交流,也是中國當代藝術經歷了從西方價值觀逐漸向自身內部深入後,以一個學術群展的姿態在美國的亮相,您如何看待此次展覽的重要性?

王春辰:今天的我們需要做更多嚴肅的學術研究工作,才能拓寬我們的視野,加深我們對自己的認識。而策劃這樣的中國當代藝術展覽包含更廣泛的研究項目,以多元的面貌在美國美術館界及學術界建立一種多方位觀察中國藝術的通道。這個展覽會成為布羅德美術館長期開展中國當代藝術研究的一個起點,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也成為密執根州立大學開啟的一個新的學術研究領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