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跳蚤”活動現場
2014年10月26日下午三點,“藝術•跳蚤”在中捷當代美術館開幕。這次活動是中捷當代美術館繼工地展“布拉格行動”和捷克四大藝術院校學生“聲東擊西”聯展以來覃琨瑛策劃的又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
此次活動由伊瑞&覃琨瑛的作品展和“跳蚤市場”組成,觀眾不僅可以在美術館欣賞繪畫和音樂,還可以置換或買到心儀的“物件”。活動期間,捷克總統考察團也將蒞臨參觀。這是前所未有的嘗試——把藝術作品展和“跳蚤”共同放入美術館;這也是美術館功能轉換的大膽創新,同時也是一次浪漫可愛的藝術實踐。
伊瑞(STRAKA JIRI)是一位生活在北京的捷克著名水墨藝術家。他沉迷水墨並不是一時興趣,小學5年級時他在父親的書架上發現齊白石、李可染、林風眠等人的畫冊後就義無返顧地迷上了中國繪畫。美術高中畢業時,捷克最重要的漢學家KRAL教授建議:“如果真的想畫好中國畫,他應該報考查理大學中文系,把中國的哲學、文學和歷史學透!”於是他堅決地放棄了上美術學院的機會而選擇了中文系,但他並沒有放棄繪畫,一有時間他就和老同學去寫生畫畫。1994年他踏進了中央美術學院國畫係工筆畫室,進行真正的工筆技法訓練。
展覽物品
基於對中國傳統水墨畫程式筆法的熟諳,使伊瑞可以在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價值體系內部進行創新性突破。他從繪畫手法上沒有繼續延續國內主流水墨畫的寫意文人畫風,而是直接面對真實的山水和花草植物跪在紙上創作,尺幅通常很大,邊畫邊用吹風機吹乾畫面。這種寫生方式,與西畫的傳統深有淵源。寫生作品既有中國水墨畫的墨趣,又賦以傳統西畫的空間感和造型生動感。
2006年開始創作的《心》系列,是伊瑞繪畫確立其個人風格的發端。伊瑞用2、3米大的宣紙寫生放大“豬心”,以巨大的心臟來匹配佛教和中國傳統文化裏“心”的概念。在中國文化中,“心”的概唸有靈魂和感知的功能。這種對應很出人意料,既智慧、幽默又具有視覺衝擊力。伊瑞繼而還將宰殺剝凈的雞、羊以及被拍死的蚊子、公路上被汽車碾死的麻雀等放大至數米,將這些日常的死亡製作得觸目驚心。甚至許多生活中習見的事物,諸如蒼蠅、金魚、鳥的羽毛、雪糕棒、晾曬的衣物、流浪狗、麻辣燙以及城鄉邊緣的不為人關注的物件等等,也被伊瑞放大到驚人的尺度,成為其繪畫中的重要題材。范迪安説:“伊瑞把思考帶進了繪畫中”。沒有對水墨繪畫和生活細節的超常敏感與思考,沒有對生命意義的參悟,是不可能呈現我們所處的這樣的世界。
“藝術•跳蚤”活動現場
可以説,伊瑞的水墨實踐已經為我們明示了中國傳統水墨發展新的維度。如果説二百多年前的郎世寧來到中國可以算是文化全球化的一段前史,那麼在今天伊瑞也為我們提供了一段不尋常的當代全球化的插曲,伊瑞的作品也將水墨注入了對生命的體驗和關注,因而走出了遊戲化文人水墨畫的困境,是中國水墨當代化最具有説服力的例子。
伊瑞不僅致力鑽研中國傳統繪畫,完美地掌握了水墨與毛筆的技法,而且深諳佛法,像他這樣的西方藝術家屈指可數。嫺熟地運用中國古代大師的技法,他表達每日的感受,記錄其心靈的滌蕩和週遭變幻的世界。他證明了水墨畫不僅擁有光輝的過去,而且鮮活地存在於當下。
“藝術•跳蚤”活動現場
生命,無論充滿生機未加修飾,還是微不足道普通平常,無關緊要,所有形式的生命都是他所關注的。他對於細節的處理,讓看似尋常的事物猶如接近夢幻。在他的畫作中,重點不僅僅是一個物件或是一個需要細究的問題,還有它們的背景。黑色的墨跡和其灰色的陰影固然值得重視,但空間的佈局包括留白,也同樣重要,伊瑞•斯特拉卡站在兩種文化大陸之間——而且站得很穩。
阿覃(覃琨瑛)選擇了明亮,閃耀,猶如春天般的色彩,以及光與影。她從不同角度把光線投射于一顆普通的卷心菜。這個看似尋常的狀況卻藴含著魔力令人想像力活躍,這顆植物變成了秘密的象徵,理解這是什麼東西的過程是有意義的,表達了世界的複雜性。你幾乎立刻可以感覺到一股無法遏制的衝動,想要剝下一張張的葉片,除去一層層的衣物,直達中心、本質,從而理解整個次序揭開必然的事實,發現並進入它。阿覃邀請我們踏上一段探索真相的冒險之旅。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26日。
覃琨瑛(阿覃) 《洋白菜(六)》 絹本丙烯 155x153cm 2012年
覃琨瑛(阿覃) 《洋白菜(一)》 絹本丙烯 155x153cm 2007年
伊瑞 《輪迴之二》 390x330cm 2009年
伊瑞 《麻辣燙》 宣紙丙烯 360x280cm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