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保護文物保護文化 震後文物保護工作需科學有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8-11 11:41:34 | 文章來源: 人民網

8月3日16時30分,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這次雲南省14年來最大的地震,給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産造成重大損失,也對文化建設和文化設施 造成嚴重破壞。

魯甸縣級文保單位龍頭山鎮龍泉清真寺全部垮塌;雲南省級文保單位魯甸拖姑清真寺、昭通市級文保單位桃源鄉龍頭山清真寺 等都在地震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巧家縣級非遺項目“土法造紙”傳習所也受損嚴重。在爭分奪秒搶救災區人民的生命時,怎樣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是一個需要借鑒經驗、集思廣益的問題。

各方觀點

侯衛東(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受損古建築急需臨時性保護

震後的古建築修復理念與平時的古建築修復不同,地震造成嚴重損壞的古建築急需臨時性保護,要科學維護現場,進行詳細記錄。此前,汶川地震時,很多古建築倒 塌,一些重要資料資訊永久地丟失了。隨著震後古建築周圍環境的改變,古建築與周邊環境的空間關係會發生變化。我們應該盡可能在震後的第一時間對受損的古建築實施保護,這對今後恢復原有古建築與周邊環境的關係至關重要。

地震災害的頻發,也給古建築防災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過去,我們強調加固維修、保護遺産,但在防災標準方面,相應的準備措施還不充分。今後,無論是制定規 劃、政策還是採取實際措施,都應當針對各地的不同情況把防災作為重要內容。文物、工程等部門應該就各地木結構、磚石結構等不同情況,制定規範的古建築防震 細則。此外,對於旅遊區的古建築群,還應為遊客設立一些避難設施。政府應加大文物防震財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文物保護工作者應注重文物防震的技術研究與開發。

同時,我們還應將提前預防和文物保護結合起來。目前,大多數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工作人員對防震系統知識的了解不多,防震工作人員對相關文物保護情況也知之甚少。國內應該儘快培養一些既懂防震技術又懂文物保護的專業人才。有了人才的儲備和保障,才能根據保存地點的實際情況,科學實施可行的保護方法。

呂舟(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對古建築相關數據的測繪與收集很重要

一直以來,我國的古建築很少繪製全面詳盡的建築圖與結施圖。地震給景區古建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又因這些古建築沒有詳盡的建築圖與結施圖而難以進行重建工作。

在古建築修建之初,設計者對建築的規模、平面佈局以及空間機能等都有深思熟慮,其建築內部空間、外部空間以及建築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空間關係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因此,我們應該對古建築進行科學、準確的測繪,在測繪的過程中,準確繪製古建築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大樣圖等建築圖與結構圖。無論從建築外 觀、內部結構,還是色彩處理、建築裝飾、圖片影像,都真實客觀地記錄古建築的現狀。在進行古建築修復與保護,以及“修舊如舊”的重建工作中,這些都是最直接的參考資料。文字是對古建築的現狀,包括其歷史文化、建築規模、外觀風格、空間佈局、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客觀記載,這種古建築檔案資料的完整性也非常重要,也是影響古建築修復與保護能否順利進行的直接因素。

向雲駒(民俗專家):非遺可借鑒“異地存放”式的保護

物質文化遺産受到損毀可以進行修復,甚至可以重建,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一旦消失、傳承人沒有了,民族文化的根脈就斷絕了。

地震引起的環境改變,相當於傳承活動的更改和永久性的搬遷,導致非遺傳承延續性受阻。在震後搶救非遺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儘快把值得保存的東西征集起來,並進行非物質遺産的搶救性採錄和收集。收集採錄的範圍除了訪問、記錄、錄音、錄影等手段以外,還應該保護民眾生活中常用的民俗文物、民俗實物,如經書、唱本等。

目前,國際上某些機構和國內一些重要部門對重要的檔案和科技含量較高的資料已經採取了“異地存放”式的保護,以保證其安全性。從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 的長遠性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價值的獨有性和傑出性著眼,我們也可以將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料進行“異地存放”式保護,以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産珍貴資料的安全。

如何恢復和重建受到重創的傳統文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在抗震救災中,我們既要讓廣大災區群眾“身安”,更要發揮重要的民俗活動及儀式在人們心理安慰方面的優勢,努力使災區的群眾“心安”。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