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第四屆"江漢繁星計劃":青年藝術家聚焦"氣候"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7-07 11:37:58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最能引起中國人關心的,除了飲食,應該就是氣候了。6月28日至8月14日,“江漢繁星計劃:氣候——2014青年藝術家研究展”在湖北省武漢美術館舉辦,共展出董大為、賈峰、郭子、花俊、林國成、朗雪波、潘小榮、石青、王令傑、郝經芳、姚古平、彥風、張傑、詹蕤、張小迪、張震宇共16位藝術家的作品。這些作品既有強烈激進的,也有冷靜嚴肅的,它們單獨看來似乎是藝術家自身對於氣候的理解,但組合在一起卻是一個全方位立體的藝術計劃。

“當氣候被提及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反應是天氣,而實質上氣候已擴展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的、藝術的、政治的、生活的等等,用‘氣候’為主題可以給藝術家一個很大的創作空間,從自身的角度展現氣候與人的關係。”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哈佛大學博士唐克揚説,藝術家們的創作涵蓋了全球範圍內從自然生態到社會生産、人類生活全方位的關注與思考。

談起“氣候”,武漢美術館館長樊楓也有著自己的感觸。他最深刻的經歷是1979年第一次去廣州出差,當時正值冬至時節,他穿著棉服從武漢坐火車一路向南,氣溫逐漸上升,到了廣州就只穿薄襯衫了,自此空間與氣候的關係便在他腦海留下了鮮明的印象。“如今,氣溫給人帶來的不適已在電器普及的時代消解,氣候與環境的全球性話題逐漸佔據了人們的生活和日常輿論。”樊楓説,相較于自然氣候、生態環境與人們衣食住行的息息相關,氣候變化對歷史事件、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等方面帶來的影響更是擴展了氣候的定義。不久前的泰國暴力事件、南韓“歲月號”沉沒、烏克蘭首都騷亂等事件像蝴蝶效應一般連鎖發生,而國內的諸多社會矛盾也集中凸顯,它們形成的小氣候也氤氳瀰漫。“這種特殊意義上的氣候作為一種群體性的社會現象倒是呼應了全球性的氣候環境。” 樊楓説,此次展覽架上繪畫數量有所減少,裝置影像作品有所增加,正是體現了展覽強調的觀念性。其中的“太陽畫”和“金枝玉葉”,利用自然本身的力量來呈現作品,很好地詮釋了“氣候”的主題。

俗話説,看時代的特質特徵,首先要看年輕人,因此青年人的藝術也是國內美術館關注的問題。“當代藝術的發展速度在整個美術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青年藝術家則是中國當代藝術中極具代表性的,同時他們也是當代藝術最為活躍的一個群體。關注當下中國藝壇最年輕的群體,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關注和續寫中國美術史。鑒別、發掘具備發展潛力的新銳藝術家,一直是武漢美術館的重要職責所在,介紹、推廣暫未受到廣泛關注的藝術家和作品,為新觀念提供展示平臺,一直是武漢美術館的努力方向。”樊楓説,美術館隨著功能的發展,已經遠遠超越了“展廳”的概念,逐漸從一個單一功能的展示空間拓展為一個思想交流的廣場。

據了解,“江漢繁星計劃·青年藝術家研究展”是武漢美術館的一項品牌展覽項目,自2011年啟動,每年邀請一位策展人,對其選定的主題邀請藝術家進行闡釋。目前已成功舉辦“江漢繁星計劃——70後藝術家研究展·從風景到人文風景”“江漢繁星計劃:70後藝術家研究展·創異的喜悅”和“江漢繁星計劃:漸——2013青年藝術家研究展”三屆,策展人分別為鄭乃銘、王春辰和吳洪亮。今年在籌備過程中,武漢美術館收到了國內外藝術家的自薦與投稿,極大地擴大了他們的遴選範圍和學術視野,而武漢美術館一面通過美術理論研究、畫冊出版、作品收藏等方式梳理藝術家的發展軌跡,判斷其在美術史上的學術價值,讓更多人了解和認可他們的藝術作品;另一方面也建立了完善的文獻檔案,呈現藝術家客觀而詳實的資料,為藝術家的後續研究做文獻儲備。同時借助美術館自身的力量,以展覽呈現、學術研討等方式挖掘、扶持年輕的藝術家,使他們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據悉,每屆“青年藝術家研究展”還同期舉辦有“中國青年批評家論壇”。武漢美術館青年批評家學會自2012年誕生後,已成功舉辦了以“從批評到歷史——當代藝術寫作的延伸”“展覽在資訊時代的傳播方式與價值”“氣候:一個藝術項目的話題”為主題的三屆論壇。“延續批評家、理論家的嚴肅探討,通過定期組織、邀請全國範圍內的一批優秀青年批評家參與論壇,共同探討我們關心的藝術問題一直是武漢美術館的堅持與目標。”武漢美術館副館長劉宇説。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展覽計劃搭建起與青年藝術家乃至更多更年輕的藝術創作者之間的橋梁,推介更多優秀的新銳藝術家。”樊楓表示,武漢美術館將繼續為青年藝術家提供展現的平臺,將已經形成的“氣候”凝結成雨露,滋養當代青年藝術茁壯成長。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