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博物館奇妙夜:夜間“常態化”開放或可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5-22 10:07:54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作者:劉黎雨


國外博物館有夜間“常態化”開放的先例。比如,著名的盧浮宮博物館日常開放時間為9點至18點,而每週三和週五會延遲到21點45分。大英博物館每逢週四、週五展覽館開放時間延長至夜間8點半,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則是週五、週六開放至晚9點。

博物館的一切都活了過來,霸王龍和匈奴王破壞了大理石走廊,雄獅和猴子在陳列櫃中漫步,古羅馬軍團還有牛仔們輪番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這是來自經典科幻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場景。這部2006年上映的影片不僅獲得了觀眾的熱烈好評,還激發了人們對夜間博物館的無盡想像:夜幕籠罩下的博物館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博物館“夜間展覽”輪番上演

2014年5月16日傍晚,吉林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內燈光都亮了起來,使得原本就很神秘的偽皇宮更加特別。19點左右,在偽滿皇宮博物院內,交響樂響起,參觀者很快進入了氣氛。這是偽滿皇宮博物院連續第六年舉辦“國際博物館之夜”活動,今年,近4萬名觀眾體驗了博物館之夜。

偽滿皇宮博物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豐富博物館日的活動內容,法國文化部于1999年推出“國際博物館之夜”活動。該活動一經推出,立即獲得世界上眾多博物館的支援。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也在2009年加入,成為中國首家參與這一國際性活動的博物館。

不久前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次開放夜場曾引起社會極大關注。4月26日,平時下午5點就閉館的國家博物館將開放時間延長到晚上8點,停止售票時間為晚上 7點。夜場開放的是“名館、名家、名作——紀念中法建交50週年特展”。當日下午,不少觀眾聽聞“國博夜場首開”的消息,在西門入口處排起了長隊,耐心等待夜場售票窗口的開放。正在排隊時,從事品牌設計工作的薛先生告訴記者,“之前就知道有這次‘中法建交’的特展,看到國博開放夜間專場的消息,我就特地選了今天過來。晚上進博物館參觀還是頭一次,感覺比較新鮮。”據了解,當天特展共接待觀眾4700人,其中下午4點之後接待觀眾1150人,佔全天參觀總人數的24%。

而5月1日至5月3日期間,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也開始了首次的夜間“加班”。據工作人員介紹,“守望千年——唐宋元書畫珍品特展”自對外展出後反響強烈,為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博物館在“五一”小長假中將該展覽開放時間延長至晚上9點。此外,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武林館區全部展廳開放時間延長至晚上10點。

5月18日,上海市12個區縣近40家博物館延長開放至晚上9時,許多博物館在夜間開放的同時配套開展了特色文化活動,如上海三山會館的京劇展演、上海筆墨博物館的教畫扇面、上海師範大學博物館的電影放映等。

夜間“常態化”開放或可行

國外博物館有夜間“常態化”開放的先例。比如,著名的盧浮宮博物館日常開放時間為9點至18點,而每週三和週五會延遲到21點45分。大英博物館每逢週四、週五展覽館開放時間延長至夜間8點半,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則是週五、週六開放至晚9點。除此之外,歐洲各大名城如柏林、巴黎、維也納等都會定期舉辦 “博物館之夜”活動,為人們提供晚間的“藝術狂歡”。據了解,“柏林博物館之夜”每年舉辦兩次,分別在1月和8月的最後一個週六。屆時,近100所博物館、紀念館從下午6點至次日淩晨2點都向公眾開放。

國家博物館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未來是否開設晚間專場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本次開設夜場只是嘗試,如果效果良好,有可能讓更多的觀眾走進國博體驗“博物館奇妙夜”。

浙江省博物館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目前沒有常態化開放夜展的打算,但是如果有類似‘守望千年’這種引起轟動效應的展覽,還是會考慮增加夜場。”該展覽每天參觀的人數幾乎都在3000人左右,工作人員表示,為了保證觀眾的參觀品質,展廳採取限流措施。但是,博物館也需要對夜間展覽提高警惕,確保文物及公眾的安全。為此,他們制定了專門的夜間接待方案,不僅增加了安保人員的數量,也加大了對館內設備的維護力度。“展廳內有實時監控溫度和濕度的機器,對於保護書畫至關重要。一般來説,溫度需維持在22攝氏度到23攝氏度,濕度為52%到53%。”工作人員説。

北京自然博物館在每個暑假都會開展夜場活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的開放對象以中小學生為主,很多家長在平時沒有時間陪孩子去博物館,而暑期是增進他們親近關係的好時期。同時,暑假期間開放夜場不僅僅延長觀看時間,更會推出特殊的展覽活動以更好滿足觀眾們的需求。”記者了解到,北京自然博物館一天的觀眾承載量為4000至6000人,暑期參觀人數較多,往往需要提前一週才能預約到府票,因而晚間開放可以滿足更多人的參觀需求。“暑期夜場展作為一種項目活動,有相應的財政支援。如果平時要開放夜展,就會面臨加班費、勞務費等資金壓力。”工作人員説。

“經濟效益”“文化效益”要平衡

陜西歷史博物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他們正在醞釀博物館“夜間展覽”的計劃,目前處於調研階段。“現在人們的夜生活不局限于喝喝茶,而是有了更多選擇的餘地。博物館作為一個公共文化場所,也可以在夜間發揮其文化傳播作用。博物館夜場將會舉辦藝術沙龍、專家講壇、邀請中小學生走進博物館等一系列研討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作用。”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邵亦楊認為,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機構開放夜間展覽是十分有意義的探索,加開夜場不僅能避免白天的參觀高峰,還能吸引更多平時放學或下班的人走進博物館。“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博物館都適合開放夜展,”邵亦楊説,“需要平衡考慮其間的經濟效益與文化效益。”她表示,觀眾流量較大、資源較多的博物館更加適合開放夜場,“有的博物館平時白天的參觀人數就不多,開放夜場可能不僅沒有增加觀眾數量,反倒加重了博物館本身的負擔。因此博物館需要依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開放夜展。”

邵亦楊曾于去年3月份在柏林參加過夜場展覽活動,“當時正好有一個國際性的夜場活動,許多博物館一直開放到晚上12點以後。館內除了陳列性的展覽,還有現場表演和為藝術愛好者舉辦的研討會等。”邵亦楊建議,國內博物館開放夜間專場,可以在展覽的基礎上多多開辦講座等學術活動,“晚上的博物館可以成為學術觀眾的好去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