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平安故宮”計劃啟動一週年:護佑紫禁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4-22 10:38:4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隨著“平安故宮”相關計劃的啟動與實施一週年,故宮博物院正在發生一系列的改變,少了些許擁擠的“盛況”,多了幾分欣賞的愜意。在4月16日召開的“平安故宮”工程實施一週年彙報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用將近兩個小時,800余張照片,詳細地介紹了“平安工程”立項以來所取得的各項進展,並建議儘快出臺《故宮保護條例》以更好地保障故宮安全。

藏品:保護保存多管齊下

故宮文物藏品的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目前,故宮的安防系統改造工程施工區域已經覆蓋東華門、西華門、壽康宮等39處,報警和監控信號已傳回監控中心。本月,安防視頻監控系統無縫隙加密工程也將啟動。

據單霽翔介紹,一些新設備也將進宮上崗。比如:立體安防噴霧器小範圍安裝工程選擇重點區域進行實驗。一旦有人觸碰這個儀器,將被噴出的物體迷住眼睛,只能原地“束手就擒”。文物藏品全時空技術防範工程也完成了可行性報告及方案。所有的展品將被實時定位,一旦有移動就會自動報警。

除了安防措施,文物的保存也是重中之重。2013年1月,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開展故宮博物院雨花閣建築及其文物地震防護試驗,並在陶瓷一級品庫、雕塑庫、璽印庫、配飾庫開展防震試點。

“平安故宮”工程立項實施一年來,保護修復各類文物共計225件(套),其中,木器類文物19件、紡織品類文物21件、金石類文物30件、漆器類文物56件、百寶鑲嵌類文物27件、陶瓷類文物28件、古鐘錶5件和古書畫類文物39件。

在原狀陳設文物清潔與保養方面,自2014年1月6日起,利用週一閉館時間,木器、漆器和金屬等修復工作室技術人員對太和殿、乾清宮的文物開展清潔與保養工作,共完成了太和殿4個紫檀大櫃的燙蠟和除塵;2個甪端底座、2個仙鶴底座、2個象尊底座的保養;乾清宮2個大櫃的除塵及4個穿衣鏡的保養等工作。

故宮博物院還啟動了北院區的建設北院區建設旨在為解決故宮博物院傢具、地毯、巨幅繪畫、鹵簿儀仗等大量大型珍貴文物因場地局限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科學保護及院藏文物展示空間不足的問題,同時傳承、展示傳統文物修復的技藝,也為騰退古建築空間及對其及時保養、維修創造條件。目前,12.5萬平方米的“新宮”已初具規模。

古建築:監控與限流並舉

故宮作為中國僅存的完整明清皇宮建築群,本身就是一座古建築遺址,其價值獨一無二。

2013年,故宮對文物建築進行全面普查,內容包括庭院排水情況、文物建築基本形制特徵、建築各部位病害現狀、建築使用情況等,並以典型建築為樣例,探索文物建築監測的方法,工作人員可以實時掌握室外陳設的保存現狀,跟蹤其病害變化,分析成因,為保護措施的制定提供數據支援,同時進行文物建築監測數據平臺需求前期研究。截至目前,室外陳設基礎資訊採集共完成250處室外陳設文物的三維鐳射數據採集工作和材質照片拍攝工作,200處文物的內業模型製作工作。單霽翔表示:“今後,大殿儘量避免落架大修,大部分情況下會選擇支護和物理辦法,最大限度保留歷史資訊。這一做法從中和殿、東華門等待修古建啟動修繕時就將開始試點。”

對於故宮古建築群的保護而言,除去自然因素,巨大的觀眾流量也一直是一項巨大挑戰。去年10月2日,故宮接待參觀者高達18.2萬,創歷史紀錄。中國的古建築由於是磚木結構,本身就非常脆弱,加之外在的影響長期持續不斷,即將600歲“高齡”的故宮生存環境非常惡劣,傷害逐漸變大。但是,光靠故宮一己之力很難施行一種全面的保護措施。

故宮博物院於今年2月、3月先後召開兩次限流分流諮詢會,問計于媒體、社會,但正如《新華每日電訊》在《“2天免費7天分流”,難解故宮人多之患》一文中所言,“全年2天免費開放,全年7天單日分流,這種苛刻的、杯水車薪式的擇日而為,的確反映出故宮之無奈。”

“在如此硬性的‘剛需’面前,故宮人要打造‘平安故宮’,也得‘剛硬’一些為好,必須以科學評估、硬性限制為首要考慮。只有控制好合理人流,方能實現優秀文化惠及於民的終極目標,並使之長遠。”單霽翔説,“故宮世界文化遺産的保護需要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需要強制有力的法律政策護航。因此,故宮博物院建議儘快以專項立法對故宮進行完整保護,在國家層面制定《故宮保護條例》,構築對故宮進行分層次、分區域科學管理的法律防護網。另外,建議北京市出臺協助故宮博物院進行限流分流等的相關保護政策,給予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援。故宮是當代人的歷史財富,也是子孫後代的文化遺産。”

觀眾:服務安全雙升級

自“平安故宮”工程實施以來,20多處售票窗口同時開放,以往擁擠熙攘的排隊長龍幾乎完全消失不見;午門廣場的安檢,也已不是從前老舊的設備,取而代之的是類似地鐵安檢標準的先進機器;在故宮內部,隨處可見貼心的長凳,供遊客疲累時坐下小憩…… “除了特殊重大節日,一般遊客可以在十幾分鐘之內購得門票”單霽翔説。

這些良好的服務背後離不開堅實的安全基礎。據介紹,觀眾動態監測系統旨在準確掌握觀眾動態,為觀眾承載量研究和觀眾管理提供基礎研究數據,為未來觀眾導引系統建設提供基礎資訊平臺。該系統2013年開始建設,至2014年3月已完成設備安裝和調試,4月開始數據採集。

這些數據的採集旨在建立故宮售票、檢票、安檢系統,實現觀眾有序、安全、快速地入院參觀,並與觀眾監測系統對接。該系統2013年12月啟動建設,計劃2014年9月竣工驗收。

在單霽翔看來,確保故宮博物院平安,除了“宮內”還有“宮外”因素,尤其是麇集故宮四週屢禁不絕的“黑導遊”等,已經嚴重影響到故宮及觀眾的安全。故宮周邊的環境可謂魚龍混雜。無經營執照的商販屢禁不止,更有不少“黑導遊”混跡其中,利用“假導遊證”偽造身份,有的甚至利用欺詐等非法手段,傷害廣大遊客們的利益。故宮的保安只有通過教育來勸導這些“黑導遊”們,但往往收效甚微。

“教育完以後,第二天他們馬上又重新投入工作了。”單霽翔説,“我建議有關部門切實強化管理力度,對故宮周邊環境進行徹底整治,清理不法商戶、凈化周邊環境、恢復歷史風貌,以有效的、強力的治理措施,確保故宮博物院及周邊環境安全、規範、整潔,為觀眾創造良好的參觀環境。”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