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與未來
歷史與記憶,未來與想像也是2000年之後中國當代藝術創作中的組成部分。比如李山對生物藝術的研究和創作,張小濤對未來的想像,張健君、宋鋼竭力從歷史與當下記憶狀況中去選擇素材來討論被人們忽略的或者説是視而不見的問題。
李山的創作實踐經歷過幾次轉折。從20世紀70年代起,李山就開始了抽象繪畫的實驗,1989年他從抽象繪畫轉到通常被指為政治波普風格的《胭脂》系列。1995年他開始轉向生物藝術的創作,先後創作了《閱讀》和《南瓜計劃》,成為國內首次以生物基因工程為技術的生物藝術作品呈現,具體實踐了李山生物藝術的理念:生物藝術最終要呈現的是活的、有生命的作品。此後十幾年至今,李山堅持從事改變生物基因的實驗。本次展覽的《遭際》是李山2012年創作的一件3D影像作品,一隻孤獨的“蜻蜓人”在虛空中隨著悠揚的聖樂緩緩來回飛翔,似乎從人類的遠古飛向未來,在飛翔中反覆追尋生命的意義,極具詩意與未來感,展現了未來生命體的一種可能形象與暗示:“蜻蜓人”既是一件藝術作品,也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一個藝術家創造的美麗和健康的生命。
張小濤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係,從事的藝術領域從繪畫轉到裝置、攝影和實驗動畫。他一直以來比較關心的是中國現代化的轉型以及人類思想史和心靈史的發展問題。從2006年至今,張小濤的創作中有一條線索,主要討論的是在現代化的背景下,傳統文化的當今遭遇以及全球化和現代化之下,如何用藝術去表達這些矛盾和衝突等等。《迷霧》是一部動畫電影,是關於動物在田園風光的江邊建十里鋼城的神話奇跡,展現動物的戰爭,對死亡的恐懼和掙扎,動物的集體癲狂崩潰與重生。張小濤用“動物劇場”的寓言來展現我們在物質主義進程中的徒勞、無知、狂妄與荒誕。正如張小濤所説,他想用它們來討論現代性中蘊含的宗教感,微觀與宏觀的內在聯繫,以及在虛構和現實之間尋找視覺上的心理真實。
早在1980年代,張健君就開始用綜合材料來創作。進入1990年代以後,張健君更多的轉入了裝置與影像作品。本次展覽的《水》是張健君關於時間與記憶、歷史與人物的一件影像行為作品。張健君在墻上將宣紙覆蓋在黑色的卡紙上,然後再用毛筆在白色的宣紙上勾勒歷史人物的形象,於是人們馬上會看到宣紙上一個接一個的形象。但是等宣紙上的水痕幹了,這些歷史人物的輪廓線就會漸漸消失,又還原為一張白色的宣紙,雖然流水始終貫穿始終,但一樣的流動後而消失。整個過程以影像的方式記錄了下來,通過不停的播放,從而組成了一個歷史上的政治流水相,他們曾經是歷史人物,但最終一切都在流水中被洗涮。張健君的藝術竭力從歷史與當下記憶狀況中去選擇素材來討論被人們忽略的或者是被遺忘的問題。
宋鋼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長期從事抽象水墨的探索。1989年,宋鋼的作品《活頁日記》參加了“中國現代藝術展”,開始顯示自身的創作理念,後來宋鋼赴義大利羅馬美術學院學習並長期生活在義大利。在經歷過長期水墨創作過程以後,宋鋼不停的進行水墨試驗,他把東方趣味和西方信仰的相互關係,隱喻在水墨的抽象形式語言之中。對於宋鋼來説,抽象不僅是一種形式與媒介,而是對正在變化的精神現實的揭示。網際網路産生後,宋鋼開始反思網際網路的全球現象和社會問題,其水墨作品《正負網際網路》正是針對全球化下的網際網路時代所涌現出的種種社會現象,做出某種參與並介入其中,通過作品對網際網路時代的網際網路效應所派生的種種現象,提出命題和審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