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地區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于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館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孔廟內。為了容納更多的藏品,以及服務更多的參觀遊客。1999年,作為北京市“十五”期間重點文化建設工程,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的立項申請,于1999年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准,2001年12月正式奠基興建。位於長安街西延線上的首都博物館新館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開館,獨特的建築風格使其成為首都北京的一座新地標。
當然,做為一座擁有最先進設施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最吸引人的要算是其具有北京特色的豐富文物,這裡的展覽陳列以首都博物館歷年收藏和北京地區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成為一本了解北京歷史文化的立體教科書。
國寶故事:廢品堆裏淘出的“鎮館之寶”
班簋高22.5釐米、口徑25.7釐米,圓腹,腹部有四個半環形獸首耳,並連接著四個內卷象鼻形足,通體有精美的獸面紋飾。最難得的是器內有198 個銘文。從文字中可以得知,它的主人是3000多年前周穆王時的貴族。銘文記錄了他受周王冊封和他父親隨周王平定東國之亂的功跡,銘文的最後一句是“子子孫多世其永寶”,以讓他們家族的子子孫孫記住祖先這段光輝的歷史。
簋,最初是我國商周時期貴族盛食品的工具,後來演變成重要的青銅禮器。王公貴族們每逢重大慶典,都要鑄鼎、簋等禮器來銘記。我國自古就講究禮儀,天子在大型祭祀和宴樂中殺豬宰牛,用九鼎八簋盛主菜主食獻給祖先、鬼神,可以説,班簋自一誕生,就身世高貴。
根據記載,班簋在北宋時期就已出土面世,並一直被收藏在各朝代的宮中。在乾隆年間,已是皇宮的“重器”,得到乾隆皇帝的喜愛。
可惜的是,班簋在清皇宮中的尊貴生活並沒有延續很長時間。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后逃向西安,宮中的寶物成為侵略者的囊中之物。班簋應是此時被搶出皇宮,後又或販賣,或遺棄在北京。在此後的七十年間,班簋一直“大隱”于北京的“塵世”中,可能是它的主人也知道這是宮中的重寶而“秘不示人”。直到“十年浩劫”,才使班簋的命運又一次發生重大轉變。
“十年浩劫”期間,紅衛兵小將四處“破四舊”,許多古代書畫被燒,瓷器被砸,銅器、古籍被送到廢品站、造紙廠、煉銅廠。為了搶救和保護古代文物,由北京市的文物工作者組成的“文物清理揀選小組”,當時在廢品堆中每天“尋寶”“揀寶”。據1981年的統計,從1971年至1981年在廢品站揀選到的珍貴青銅文物就達59件,其中包括班簋。
1972年夏季的一天,文物清理揀選小組的呼玉衡、華以武師徒二人又來到北京有色金屬供應站,從金屬廢品中揀選文物。由於呼師傅年歲已高,就讓華以武一人,先進廢銅堆中扒拉、翻騰。快到中午時,華以武猛然間看到了一個裹泥帶銹的青銅器碎片,他趕緊抱出來讓師傅“掌眼”。呼師傅經過仔細查看再憑藉多年經驗,已初步認定它們應該是古代的重要青銅器。師徒二人又仔細尋找到其他一些相似的碎片,並立刻把它們包好,帶回到清理揀選小組辦公處。當時,我國另一位著名的青銅鑒定家程長新也在這個小組內。經過程先生的仔細鑒定、考證,初步認定它是一件有銘文的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後來,程長新與呼玉衡返回廢品收購站,將廢品堆“過了一遍篩子”,又找到了幾塊碎片,經過仔細對接、辨認銘文,他們終於確定,這件寶物就是清宮的舊藏“班簋”。
為了重現班簋的風采,它又一次被請進皇宮。1973年夏季,班簋被送到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廠,廠長蔡瑞芬將任務交給了經驗豐富的趙振茂先生。趙先生經過整形、翻模補配、修補、對接紋飾、跳焊焊接、鋼鏨雕刻、做舊等多道程式才將班簋復原。尊貴、典雅的班簋修復後最終入藏到首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