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黃致陽的藝術:莊周與蝴蝶的追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12 10:14:0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相遇之瞬有無之惑

黃致陽以濃黑的墨色描繪出行為變異、思想變態的北京生物之後,又以稍豐富的色彩刻畫了一個陰陽平衡、虛實相生的世界,似“三昧真火”的基本元素在畫面中不斷的重復、排列、組合,形成一幅幅動靜相宜的畫面。如果説《北京生物》只是一個社會集體肖像,那麼《千靈顯》則是萬物生的世界。老子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黃致陽用“三昧真火”創作出了一個有無混一的世界。《千靈顯》這一系列的畫面似渙散、似合一,拿出其中某個元素似乎也可以單獨理解,放在畫面中也並不突兀,很好地融合在了整體裏。這一形式上的變化顯示出的是黃致陽藝術意境的提升,若山只是山,水只是水,那山水之間的融合會顯得比較協調,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山水才能營造出水繞山行的和諧意境。

最早提出繪畫的“境界”的郭熙,他在《林泉高致》中首創“境界説”,言:“世之篤論,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遊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遊之為得。何者?觀今山川,地佔數百里,可遊可居之處,十無三四。而必取可居可遊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謂此佳處故也。故畫者當以此意造,而鑒者又當以此意窮之。此之謂不失其本意。”

可行、可望、可遊、可居,此四者為山水的最高境界,山水與人有了關係,山水不僅要可行、可望,也要能接納人,所謂可遊、可居是也。山水要能容人,人要會欣賞山水,以如此山水入畫,才能于畫中體味出山水相融的幽美意境。此外,郭熙還強調山川的“意態美”,言:“真山水之煙嵐,四時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粧,冬山慘澹而如睡。”如笑、欲滴、如粧、如睡,如美人般嬉笑容粧的山水叫人如何不動心、不動情呢?郭熙于山水間參悟了山水與人的交融,一如美夢初醒時的莊子,莊周與蝴蝶似分似合,這種若即若離讓莊子困惑,他不知道哪一個才是夢,哪一個又是真實。黃致陽的《千靈顯》也是可一可分,這時的他已經了然了有形背後還有一種存在,對於這樣一種存在,那時的黃致陽似乎也還有些不解。這種存在融于有形,確又與有形有別,簡單元素因著這種存在組合成了有意義的畫面,但這畫面能在多大程度上表達出這種存在,可能黃致陽也沒有把握,所以他給了觀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足夠空間。

在黃致陽早期的《千靈顯》作品中,還依稀可見畫面中的山形、水形,而這樣的描繪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模糊。或許此時的他,也還不甚明瞭自己在創作中感悟到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在逐漸感悟到現實與虛幻的界線並不那麼明顯時,黃致陽的困惑也隨之越來越重,因此畫面呈現出來的形態似有形,又似無形。而他的藝術作品形態的弱化好似宋代山水的留白,畫中的意境越來越引人入勝。

頓悟之後有無為一

黃致陽工作室
黃致陽工作室

 

黃致陽的困惑終於在墓室壁畫的啟發下釋然了,具體的表現就是他創作的《Zoon-密視》系列。在這一系列裏已經不能像在《千靈顯》中一樣可以摘出單獨的元素了,這一系列在畫面上的表現融合得更加地徹底,已經沒有彼此你我之分。如莊子在夢醒細思之後,覺悟莊周與蝴蝶原來並沒有區別,黃致陽也在墓室壁畫中頓悟色彩、形體並沒有界限,因為它們背後的存在是相同的。因此雖然他的這一系列的作品在色彩上有很大的突破,也並不會讓觀者感覺突兀,因為這些色彩與濃墨融合的是如此的完美,甚至都不需要任何的彌合,因為它們本就無間……

歐陽修主張藝術重在“畫意不畫形”,即“蕭條淡泊,此難畫之意。畫者得之,覽者未必識也。故飛走遲速,意淺之物易見,而閒和嚴靜,趣遠之心難形。若乃高下向背,遠近重復,此畫工之藝爾,非精鑒者之事也。”歐陽修在此處強調了“蕭條淡泊是一種境界。”在超越了苦難,超越了生死,萬千世界皆化為空。在那虛無背後,山仍是那座山,水仍是那汪水。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天人合一之道似乎是許多的藝術家在藝術創作時所尋的境界。黃致陽在大徹大悟之後,將自己投入自然的懷抱,感受自然的饋贈;又將自然吐納于自我的心中,形成畫面,以饗世人。正所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如此,豈不快哉!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暢翔于天空,遨遊于大海,這是何等的自由?黃致陽在藝術創作中遇到了他的蝴蝶之後,自由翱翔的種子在他的心裏生根、發芽,他也最終在藝術中實現了飛翔,在《Zoon-密視》看到了一切,表現了一切背後的存在。

似蝶似夢,似莊周似自己,“是耶非耶”這個永恒的哲學命題成為了黃致陽與大眾交流溝通,進而達成共鳴的心靈紐帶。黃致陽破繭之前憑的是自己對傳統水墨的執著、對東方藝術的熱愛,成蝶之後更是憑著熱烈的激情、強勁的衝勁兒,讓他在中國傳統水墨這條路上行地更遠!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