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王濟達、油畫家金高伉儷作品聯展于2014年3月4日下午3點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王濟達和金高,于1957年響應祖國號召來到內蒙古支援邊疆建設,于1983年赴美考察並定居紐約,2006年金高在美去世。2014年79歲的王濟達帶著金高的遺願,把浸滿草原氣息的作品從大洋彼岸帶來。此次展覽包括金高的部分遺作及王濟達從藝61年的作品,展覽是對內蒙古自治區老藝術家的藝術生命長青的解讀,也是向黨和政府的彙報。同時也希望通過這個展覽對年輕藝術家有所啟迪。
王濟達,1964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併為留校研究生。1983年赴美國研究考察並定居紐約。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家學會會員、美國雕塑家協會理事。1979年參加中國北京毛澤東紀念堂大型雕塑工程,1981年創作的城市雕塑《鷹》、《吉祥如意》、《春》、《飛向未來》,立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王濟達説:“無論走到哪,我總要向藍天白雲下的遠方凝神眺望,似乎想要尋找那片讓我魂牽夢繞的土地——內蒙古大草原,我的第二故鄉。”他的作品主要以表現蒙古族普通勞動人民形象和生活為內容,在人物塑造上,突出“力”與“運動”的表現;造型概括、簡練,生動並富有氣勢;風格寫實、質樸。
1983年金高和王濟達成為新中國第一批旅美藝術家,他們深厚的藝術底蘊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力獲得了美國同行的一致認可。1986年,他們參加了美國紐約大中央畫廊舉辦的“來自中國的寫實主義”畫展,被稱為“中國油畫進入西方藝術市場的破冰之旅”。同年,王濟達被選為美國自由女神百年紀念雕像唯一複製人,從此名聲大震。
同為雕塑藝術家的曹春生在展覽開幕式致辭中回憶了自己與王濟達的同學時光,他認為:王濟達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與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的培育以及自身的努力分不開的。這次展覽王濟達將國外雕塑後期製作和鑄造工藝帶了回來,使國內雕塑界受益匪淺。
金高,著名油畫家,教授。1947年考入北平國立藝專(現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受教于徐悲鴻、吳作人先生,學習油畫,1950年畢業時學校已經更名為中央美術學院。十九歲志願奔赴內蒙古,就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無數獻身內陸與邊疆的新青年一樣,金高承受了種種不如意,莊敬自強,三十多年後當她與丈夫王濟達移居紐約離開內蒙古前,任職當地美協副主席是令人尊重的前輩。金高生平傳略收入英國版《世界女名人錄》。金高作品自1986年始多次參加中國全國美術展覽及內蒙古曆屆美展。其參與臨摹之大型內蒙古“和林格爾漢墓壁畫”曾在日本北九州美術館、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展出,並於1978年結集出版。現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內蒙古博物館、內蒙古考古研究所。
2006年,73歲的金高病逝去。為了完成愛妻在祖國辦展的夙願,旅居美國30年後的王濟達帶著兩人的作品回到了中國舉行彙報展,展出的作品囊括了兩人各個階段的代表作,包括王濟達的雕塑《環》、《所向無敵》、《邊防英雄》,以及金高的遺作《愛的肖像》油畫等等。
陳丹青於1983年經楊先讓老師介紹,在紐約結識金高與王濟達夫婦,此後成為鄰居,他們一起無數次造訪美術館。陳丹青認為,王濟達與金高的資歷遠在我輩之上,仍如學子般歉抑而求知,敬事藝術,不曾稍有懈怠,非但不見中年和晚歲的衰退,反而創作出了自己從藝生涯中最多最好的作品——他倆的早期實踐不免帶有革命年代的印記,赴美後眼界大開,各有轉型。金高以母性刻畫邊陲的日常圖景,色調濃郁而婉約,王濟達則以大型雕塑的把握力,兼及小型作品的諧趣。因在域外,他們的內蒙記憶更見詩意,並屬意語言的錘鍊,那一代過來人的自我調整,其難度,是年青一代難以體會的,王濟達、金高在汲取與固守、素材和語言、畫風與市場之間,他們做出那代人未必都能做到的轉化。
談到辦展初衷時,王濟達説,記得艾青有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裏總含著淚水,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愛的深沉。”我們兩人雖身在異國他鄉,但心裏時刻念著祖國。早年內蒙古的生活奠定了我們的藝術理想,之後這種根植于土地的情結就成為我們創作的永恒主題。
“王濟達·金高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3、5號展廳從 2014年3月5日展至2014年3月15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