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沈行工"如歌的行板"中國美術館開幕勾勒詩意江南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2-21 11:45:0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當西方油畫的色彩、筆觸與中國傳統繪畫的韻味、雅性相融合,這將會實現怎樣的審美意境?《如歌的行板——沈行工油畫作品展》或許可以給您一個回答。2月20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油畫學會、中國美術館、江蘇省文化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南京藝術學院共同主辦的《如歌的行板——沈行工油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通過展出的近百件沈行工油畫作品,領略他在畫布上呈現的溫潤“江南雨”,撫過的清雅“中國風”,感受“詩意性油畫”的獨特魅力。  

油畫藝術家沈行工在展覽開幕上致辭

師從油畫大師蘇天賜

沈行工是當代中國美術界有著重要影響力的油畫家和美術教育家。沈行工,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是改革開放初期第一批研究生,師從油畫大師蘇天賜先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南京藝術學院副院長,現為中國油畫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油畫學會名譽主席、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沈行工執著追求於藝術語言的精煉與豐富。他在發揮油畫藝術表現力的基礎上,展現了江南的蘊藉、溫潤、清雅與明麗,賦予了江南風物以沉靜、深湛的品性。

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為近幾年的新作,也有上世紀七八十代的代表作品,展現了沈行工各個時期的探索足跡,較好體現了學院派資深藝術家的從容、豐富,以及深厚的學術品格。此次展覽的作品集中體現了畫者從寫實到寫意,從重情節到重情緒的創作風格和創作觀念的轉變。他創造的富有詩意、講究意象表現的油畫作品,無不打上了江南文化和他作為一個江南文人的鮮明印記。

獨特的“詩意性油畫”風格

展覽的主題“如歌的行板”,取自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D大調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的中文譯名,與該樂曲詩性優雅而又富有情感的風格相似,沈行工的油畫作品飽含詩意,講究意象,其獨特的“詩意性油畫”風格體現了在形式和色彩語言上對於中國詩性文化的表達與創造,呈現出不同於一般“意象油畫”的詩性特徵。蘇天賜曾這樣評價沈行工的油畫:“筆跡若從形體中游離,色層相互滲透,線條游動,率意而為,一種意態從容的東方意蘊,似欲化解西方的嚴謹,表達的境界已從視覺轉入內心。”

在長期豐富的藝術創作和教學實踐中,沈行工保持旺盛的創作激情和良好的創作狀態,始終致力於對中國油畫的理性思考和對本土語言的創新和探索。著名美術理論家邵大箴看來,這位“不斷在行進中取得碩果纍纍的傑出藝術家”,努力從民族傳統繪畫中吸收營養,但又不是簡單地把國畫的造型用於油畫的創作。而是著眼于領會其寫意精神,即在保持油畫藝術特質的情況下,強化其意象性,其畫作呈現出的對油畫色彩語言的獨特理解和表達是最具有個人魅力的標誌。

“意象江南”品味溫潤南方風情

因為長居江南,並受油畫大師、恩師蘇天賜先生,以及林風眠、劉海粟等前輩大家的影響,沈行工選擇把江南風物作為最重要的創作題材,他的“意象江南”並非對西方印象主義的簡單模倣和移植,也非通過簡化色彩,刻意追求中國畫的水墨效果,而是充分利用色彩的純度、色相和冷暖的對比,實現畫面色彩的相映生輝,這是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水天中看來,也是沈行工在繪畫創作上的重要貢獻之一。“他在發揮油畫藝術表現力的基礎上,展現了江南的蘊藉、溫潤、清雅與明麗而且賦予江南風物以沉靜、深湛的品性,在品味江南的人和土地共有的質樸時,也表現了那裏的絢麗。”

《美術》雜誌執行主編尚輝對沈行工在油畫語言本土文化性上的探索,同樣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他之前,還沒有多少中國油畫家能這樣自如地運用色彩語言表達出江南的意蘊和情調,甚至還沒有多少中國油畫畫家能夠在油畫色彩語言和畫面境界上表現出如此濃厚的書卷氣。”

作為當代江南繪畫的代表,沈行工在不斷探索和反思中,即形成了不同以往、獨樹一幟的繪畫風格取向,同時也形成了自己對繪畫的理解。在回顧自己的繪畫實踐歷程時,他表示,“在這幾十年間,我曾許多次地審視和反省自己的繪畫實踐,時常會質疑甚至否定那些曾經被自己掌握和運用過的畫法。”他始終認為,人生是在不停頓的選擇與定位之中度過的,能潛心於油畫藝術創作,是他如願以償的選擇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