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魏小明:藝術家最難的是長時間保持創作狀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19 17:02:42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初冬,一個週三的午後,斜陽照在竹影婆娑的院墻上,兩尊神態安詳的女子銅像,一站一坐,安放在竹林中,微風吹過,栩栩如生。空中有張開翅膀的天使,門口有從童話中走出的“海的女兒”……

這是雕塑家魏小明家的花園,一個經過精心打造卻又渾然天成的集自然、藝術和生活于一體的戶外空間。

第一次看到魏小明的作品,是擺放在國家大劇院的“奧林匹克風”,迎風的少女,衣裙飛舞。

他第一次“大規模”地進入北京人的視野,是北京雕塑公園的建立,但大部分人沒有記住他這位策劃者的名字。

他第一次“令人震撼”地亮相,是2002年在中央美院舉辦的那次個展,那是他從歐洲回國默默積累了10年後的一次“爆發”。那次展出的作品涉及繪畫、雕塑、版畫等多個門類共150多件,範圍之寬泛、技藝之精湛都出人意料。當時美院的一位老師説,“魏小明藝術展”在圈內的轟動效應“像一枚炸彈”,把與他共事多年的同事都震撼到了。

藝術的種子就這樣生根發芽

上世紀60年代末,廣西北海小城,當時只有十二三歲的魏小明每週末都趕到市文化館,向一對從廣州美院下放到這裡的畫家夫婦學習繪畫。風風雨雨3年,為他日後的藝術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那顆藝術的種子,從此深植于他的內心。

“文革”時期,魏小明作為知青下鄉到廣西十萬大山,白天干著繁重的農活,晚上點著油燈還在畫畫。他筆下的農民、知青,惟妙惟肖。回城後,魏小明當起了碼頭工人,又將畫筆轉向街頭遊弋的城市人群。

1977年恢復高考,他以優異成績被中央工藝美院選中,次年2月來到了北京。大學期間,他師從吳冠中、龐薰琹、袁運甫等老一輩藝術大師。“學院派的教育讓我有了紮實的造型基本功,吳冠中先生又讓我接觸到西方的當代藝術觀念。他畫的是很具象的內容,但他的眼光很抽象,不受具體事物的限制,對我産生了很大的影響。”魏小明説。

大學4年間7個假期,魏小明一次也沒有回過家。假期裏,他利用攢下來的生活費,去西北做了大量的實地考察和野外寫生,收穫了對西北自然人文環境的全面了解和對中國傳統藝術精髓的領會。

靈感,源自持續的創作狀態

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的魏小明選擇去奧地利維也納皇家美術學院繼續深造。旅歐6年,成了他藝術生涯的重要轉捩點。

在奧地利,他的導師一開始就告訴他:靈感不是等來的,一個藝術家要在不停地動手創作中尋覓靈感。從晨起到黃昏,持續的創作狀態是獲得靈感的最佳方式。“外界對我狀態的影響都會無意識地反映在我的作品上,我的喜怒哀樂都在我的作品中。”

“我跟學生講,進入創作的狀態可以很隨意,但在創作的過程中,要逐漸把情緒、情感融入作品,然後再完善,把情緒梳理清楚,這樣,最後就會是一件好作品。”魏小明説。

去年7月,魏小明赴瑞典參加主題為“從戰爭棄物至和平之物”的國際雕塑營,利用二戰遺留武器進行藝術創作。與其他藝術家先畫好草圖再塑造作品不同,魏小明先看材料再進行構思。他在一門15米長的加農炮中央建起了一個鳥巢,用廢舊的金屬在炮管頂端做了一隻和平鴿和三隻小鳥,“這個含義是:這是一個和平的信使,它把作為武器的大炮當成一棵樹,在上面建了一個巢,本來的戰爭機器,變成了一個回歸自然的表達。”

魏小明認為,一個藝術家創作不難,難的是長時間保持一種創作的狀態,5年,10年,甚至20年。“當一個藝術家能夠進入到這種狀態,他會很幸福,所有的干擾、低谷都會很容易過去。”

“悅園”--比“巴比倫空中花園”更現實的美學理想

在魏小明工作室的一角,擺放著數座他為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獎設計的獎盃。望著這一尊尊金光閃閃的“女神”,我們不禁暗自感嘆:這位為成功者塑造獎盃的人,何嘗不是在塑造自己的輝煌呢?

談及他的終極目標,他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就是‘悅園’--將我創作的雕塑與我設計的花園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自然之美與藝術之美融合為一體,讓人在這樣的環境裏感受到生活之美。”

實際上,他的夢想已經在實施中。三年前,他搬到現在的花園別墅。親自設計並參與施工,將他的雕塑融入其中。他還想據此出一本名為《悅園》的畫冊,“古代文化曾描述過巴比倫空中花園,但誰也沒見過,我希望塑造一個真實的浪漫美麗的花園,讓身處其境的人由此感受到生活之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