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超視覺藝術項目:博物館如何幫助視障人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29 14:44:53 | 文章來源: 湖南省博物館

 

美國紐約的藝術教育機構“超視覺藝術”項目(Art Beyond Sight)致力於免費為視障人士提供視覺藝術教育,讓藝術在他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該項目負責人Nina Levent與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從事觀眾調查和評估的負責人Christine Reich召集了來自七個博物館的視障觀眾舉辦座談會,以進一步了解這些傳統上容易被忽視的博物館觀眾群體。通過這些開放式的對話,博物館專業人士可以了 解視障人士參觀博物館的真實感受。這次對話為博物館就殘障認知、語言表達技巧、輔助多元感官學習等主題展開員工培訓奠定了基礎。他們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探 討:

視障人士對藝術和博物館感興趣嗎?

這是毋庸置疑的。所有參與座談的視障觀眾都表達了對獲得博物館體驗的興趣與願望,其中一人説道:“對於我來説,博物館不僅意味著一個半小時的參 觀體驗……我想要融入其中……像自助餐廳、禮品商店、戶外草坪、聚會地點等,都非常重要。我想在藝術的世界中盡情享受。” 另一位視障觀眾將自己描述為“一名藝術鑒賞家”,他説,“我只是不能看到它們”。一名來自紐約、視力部分缺陷的藝術收藏家認為,從他視力開始下降起,他對 藝術品有了不一樣的體驗,“我意識到,我比以前看得更細緻了,更注重藝術品的細節了”。對於有的人來説,博物館提供了與親朋好友相聚的機會。對於其他人而 言,博物館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它可以讓人們潛心思考,産生新的洞見。

我們博物館的活動、展覽和設施是否便利?如何獲得反饋?

我們有必要直接從視障觀眾那裏獲得對這一問題的認知。他們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他們可以為博物館創造什麼樣的價值,以及他們 從博物館體驗中尋求的是什麼。在設計和拓展博物館項目的過程中,讓社會團體和終端用戶參與其中。與由視障人士組成或者服務於他們的當地社會組織建立合作關 係。設立一個當地視障人士的顧問委員會。他們將會把博物館的卓越項目口耳相傳,他們也將為博物館提供與當地視障人士相關的報紙、網際網路郵件列表 (listservs)和電臺聯繫渠道。

如何滿足視障人士的多樣性需求和興趣?

博物館提供多種多樣的項目,且要避免這些項目只關照少數人的體驗,確保受眾的代表性。您還可以考慮為視障觀眾提供人工導覽、觸摸體驗、語音導 覽、藝術創作機會,以及大字體或盲文的導覽手冊,以及為所有參觀者創造歡迎的氛圍和引人入勝的學習體驗。通過讓視障觀眾能夠更加便利地欣賞藏品和利用空 間,博物館創造了一個更加包容和公眾廣泛參與的環境。視障觀眾希求獲得與其他觀眾的社交體驗,或者希望與家人、朋友和同事共度美好時光。

如何培訓博物館的員工,讓視障人士感覺賓至如歸?

座談中,視障觀眾表示,他們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通常感到不被歡迎。博物館應當為所有直接接觸觀眾的一線工作人員提供殘障認知培訓。導覽員、咨 詢人員、博物館商店店員、餐廳服務人員、團體預訂工作人員、電話接線員以及安保人員都應該熟悉殘障人士的需求。如觀眾因不被理解而遭受博物館員工訓斥時, 確保安全員或一線員工能夠聽到觀眾的親口敘述。導覽員和教育員在描述展覽或博物館空間時,應當使用描述性的語言。博物館應當為視障觀眾提供觸摸文物、藝術 品原作、模型和複製品的機會,同時提供多感官的學習體驗,比如音樂、運動、藝術創作、動手學習等。

什麼樣的設計能使視障人士更方便地體驗博物館的服務?

有時候,博物館的設計會導致觀眾身體和精神遭受傷害。一位患有弱視的紐約觀眾在某次展覽的參觀中看到了灰色文字説明被列印在紫色的紙上,他感到 非常震驚,“這太荒唐了……這簡直是侮辱。任何人看這樣的説明都會感到困難,更何況那些有視力障礙的人。”一名視障人士描述了一次在設計簡陋的樓梯上行走 時的危險體驗;還有一個人表示,他曾在一個博物館昏暗的區域因為玻璃墻而受傷。

為了避免諸如此類的體驗,博物館可以結合通用設計的技術和原則來設計展示空間。考慮對現有展示空間進行改進或在新的展覽設計時進行優化,從而提 供更為清晰和安全的博物館指路和導航系統。為觀眾提供直觀的佈局圖、對比明顯且易辨認的標識系統、標示明確的入口和便利設施,以及充足的光源。另外,還要 提供關於博物館佈局的導覽圖冊和語音導覽。

如何鼓勵更多的視障人士參觀博物館?

通過電話或無障礙的網站,為視障人士提供詳盡、有用的參觀訪問資訊。當展廳觀眾不擁擠時,為他們提供易於參與的項目,同時考慮公共交通的便利性 或與社區團體合作為視障人士提供至博物館的交通服務。博物館還可以為視障人士提供打折門票或者免費門票,以減輕他們對博物館參觀費用的擔憂。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