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2013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開幕 打造最貧窮雙年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30 14:29:21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觀眾在王葉子的作品《DNA》前拍照

2013年10月29日下午三點,城市幻象-2013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在重慶美術館新館開幕。此次展覽共47位年輕藝術家參展,分別來自重慶、成都、北京、廣州、雲南和江浙地區,而重慶本地藝術家佔到總人數的40%。作品主要以架上繪畫為主,雕塑、影像、圖片和裝置有少量作品呈現。整個展覽沒有尖銳的視角,亦無顯而易見的政治素材,作品在各種把關後趨於“和諧”,用策展人俞可的話來評價,“中庸”是對展覽最客觀的描述。

城市-幻象,將當代藝術注入繁華腹地

本次展覽的展出場地是位於“繁華腹地”解放碑的重慶美術館新館,這座美術館的建築通體紅色,以方格子立面裝飾,外觀像極了一件裝置作品。夜幕下,燈光一照,整棟建築充滿了魔幻色彩。在這座最新的展館中,作為開館展的2013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拉開帷幕。展覽主要以呈現年輕藝術家對城市的理解與想像。

當然,以討論城市為主題的藝術展並不少見,但對重慶這座城市而言,“城市-幻象”這一主題無疑是較為契合的。四方美術館館長朱彤直接肯定了本次展覽的主題:“作為重慶美術館新館的開館展,而且重慶又作為內陸非常大的城市,它是一個魔幻現實主義的城市,非常現代化,但又在這個城市的深處非常市井,這個城市本身和策展人所選擇的主題非常一致、非常協調。”批評家賈方舟表述了同樣的觀點,“這個主題在青年藝術家的展覽上還是很吻合,而且也切中了當下我們大家都在關注的一個話題,都市建設、都市化的文化特點,在都市化的過程中人的生存狀態,人對這種都市文化的一種感受,這是一個很好的主題”。

重慶為“外人道也”的兩大看點,首先是火鍋,其次是美女,在這座“食-色”兼具的城市中,文化藝術上卻沒什麼可以多説的。本次雙年展的策展人俞可,對於展覽是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從“城市幻象”的主題中,即可看出他對於這座城市文化的期待,並試圖通過雙年展的模式,將當代藝術植入這座城市,讓重慶顯得更有尊嚴。

80萬打造世界上最貧窮雙年展

在很多人看來,雙年展無疑規模宏大、耗資不菲,有些城市雙年展甚至被稱為“千萬策展”(策展資金超過千萬),但對於本屆重慶青年雙年展來説,經費上卻過於薄弱。

這次展覽的前期宣傳基本用“無”字概括,很多人甚至為展覽能否如期舉行甚感擔憂。“政府給予的經費只有八十萬,卻要在擁有3000萬人口的城市舉辦雙年展”,著實有點不可思議,欣慰的是,我們看到俞可的團隊還是咬著牙挺過來了。但他在談及該問題的時候,有點百感交集。

“很多贊助者由於你的經費太少,不願意提供贊助,也不願意加盟。包括我們的團隊,實際上顯得非常鬆散,這是因為人們都對一個可見的、非常具體化的東西感興趣。但是當有些東西摸不著時候,就對每個人都是挑戰。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千萬不能因為一個展覽成為一個窮人,因為展覽而成為窮人,很多人就會拋棄你。但我又沒有辦法,這是一個悖論,也就是説,你這個時候會去挑戰這個事情,你是不是能夠比較理想化的讓這些拋棄你的人重新和你合謀,這個社會還是需要一個相互之間的配合才能完成我們關於文化藝術的一種想像。”

“我們做成了一屆世界上最貧窮的雙年展”,這是策展人俞可在現場對對家媒體重復講述的一句話。

最終效果:作品對主題的表達太局限于畫面

走進展覽現場,迎面而來的是一整面墻、尺幅巨大的架上作品,走進一看還是琳瑯滿目的架上作品,樓上樓下全逛完,在視覺上留下的最深記憶依舊是架上作品。據筆者統計,47幅作品中,繪畫佔到了25幅、圖片和裝置各佔9件,影像只有3件,而雕塑只有1件。

針對以上情況,99藝術網在現場採訪批評家賈方舟時,他説:“作品整體來看跟這個主題比較吻合,但還是不夠符合我的想像,因為作品對這個主題的表達太局限于畫面,太局限于架上,其實城市這個主題的表達,尤其是城市幻象並不是完全寫實的,通過各種材料、各種方式、各種媒介表達的可以更具有想像力,更具有創造性。”

在這個展覽上,有一件作品被很多人圍觀,即藝術家李操的《Integration》,作品類似于一個魔方的形式,上面的外觀是城市的建築圖片,作品可以調整和轉換。據藝術家介紹,“這件作品是兩三個月前創作的,之前在曼徹斯特的時候也有弄過,但上面用建築的圖片是曼城的建築圖片,這一次因為是在重慶展出,所以用的圖片全是重慶這邊的建築”。

賈方舟對李操的作品印象深刻,他認為:“這就是一種對都市的幻象,它可以任意地變化,跟幻象這個主題很吻合。”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