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波普教父安迪·沃霍爾作品亮相CAFA美術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30 11:35:08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歐美兩大重量級藝術家終於“見面”了。繼“社會雕塑:博伊斯在中國”展開幕後,昨日“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回顧展也在中央美院美術館開幕。《瑪麗蓮·夢露》、《金寶湯罐》等101組作品全面展示了安迪·沃霍爾各個時期的藝術成就。展覽將展至11月15日。

自去年9月以來,安迪·沃霍爾視覺藝術基金會出售沃霍爾藝術作品。此次亞洲巡展是否是為了推動沃霍爾在亞洲的市場行情受到了質疑。對此,安迪·沃霍爾博物館館長埃裏克·夏納回應稱,展覽與拍賣沒有任何關聯。如果沃霍爾藝術品的拍賣價上漲,對我們博物館也並不是好事,因為我們所需要付的保險金額也會隨之上漲。

空間原因,僅展出101組作品

在沃霍爾這位波普藝術教父級人物的創作中,一直力圖拆除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籬墻。他也將自己提升到明星藝術的地位。如今北京的觀眾終於可以在“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上,理解沃霍爾的這句名言——“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

展覽跨越沃霍爾從上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的藝術生涯,按不同時期分為五個部分,將沃霍爾的青蔥歲月、人在紐約、工廠時代、閃亮星光的一生都濃縮在內。展廳的最耀眼部分在“20世紀六十年代”部分。沃霍爾的代表作品包括:《金寶湯罐》(1961年)、《布裏諾肥皂墊箱》(1964年),《伊麗莎白·泰勒》(1963年)、《瑪麗蓮·夢露》(1967年)等悉數到場。其中以《瑪麗蓮·夢露》為代表的是絲網印刷品,沃霍爾也是在這個時期成為美國波普藝術的絕對代表。

安迪·沃霍爾博物館館長埃裏克·夏納告訴記者,1956年當沃霍爾在日本和泰國等地享受他的首次國際旅行時,估計不會想到,50年後他的個展會重返亞洲。該展能讓觀眾沉醉於沃霍爾的世界,體會與之關聯的流行文化、創新精神以及美國夢。

據介紹,因為場地空間原因,北京展只展出了101組作品,而在此之前其他亞洲巡展地均展了三四百件作品。但夏納強調每次展覽都會有不同的作品展出。

展覽與拍賣沒有任何關聯

去年年初,由美國匹茲堡市的安迪·沃霍爾博物館提供展品的“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便開啟。隨後,去年9月,安迪·沃霍爾視覺藝術基金會與佳士得共同宣佈,基金會委託佳士得在未來負責拍賣來自基金會珍藏的安迪·沃霍爾藝術作品,共兩萬件,總估價約為1億美元。為此,有聲音質疑此次沃霍爾亞洲巡展是為了推動沃霍爾在亞洲的市場行情。

昨日,埃裏克·夏納回應稱,展覽與拍賣沒有任何關聯。如果沃霍爾藝術品的拍賣價上漲,對我們博物館也並不是好事,因為我們所需要付的保險金額也會隨之上漲。

作品解讀

沃霍爾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不時地返回相同的主題。這一點在“金寶湯”系列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該主題第一次出現在他1961年至1963年的作品中。幾年後,沃霍爾在1968年至1969年發表的作品中再度聚焦金寶湯罐。金寶湯罐就是沃霍爾的“招牌菜”。對沃霍爾來説,“金寶湯”是戰後美國發展大規模生産之精神的永不停歇的讚美詩。因此,他選擇“金寶湯”作為“美國精神”的真正象徵和自己身份地位的載體。圖為《金寶湯罐I:番茄》。

聲音

此次是沃霍爾創作完整規模的第一次中國行。展出的作品中除了很經典的作品外,還包括其電影作品,包括《帝國》等。事實上,在電影方面,沃霍爾開創了獨立電影、實驗電影的先河。在沃霍爾的創作中,是用消費社會的方式來對消費社會進行批判。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