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大時小時:CAFA美術館項目空間第8回舉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10 14:24:08 | 文章來源: cafa.com.cn

 

2013年9月7日下午一點半,“大時小時”展覽開幕式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二層半項目空間舉行。本次展覽由青年策展人許彤策劃,甄選了一批來自各地的八零後新銳藝術家,以藝術作品的形式就人類對於時間的體驗、新一代藝術家的日常生活經驗,以及面對西方與傳統,全球與地方的關係之間進行思考與實踐的嘗試。

展覽的立意基於策展人許彤與藝術家孫秋晨的一次網路藝術活動《白晝計劃》,在活動中,由網路招募的眾多志願者以北京時間為基準,在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時區之間,按照時差換算進行接力拍攝。地點跨越北京及中國各地,經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又返回亞洲、大洋洲。由於時差的計算與24小時的接力拍攝,這一活動以直觀的影像形式,構成了全球同時處於白晝的視覺奇觀,完成了世界各地24小時不見黑夜的“白晝計劃”。

本次“大時小時”展以這一計劃為緣起,邀請了更多年輕的藝術家,就時間與藝術的問題展開各自的探討,展現出八零後的年輕人對於藝術、時間、乃至傳統文化與全球化背景的新認識與新體驗。

其中孫秋晨的《理念一天》,從“白晝計劃”中挑選出一批藍天的攝影,拼貼成一個色環,並有動態的雲在這些不同地區的天空中流動。基於“白晝計劃”的理念,藝術家展開了他對於網路時代的思考,即,如果以網路的手段,可以實現全球24小時的白晝,那麼如《聖經》中巴別塔的故事所指涉的,世界各地不同人種間的隔閡,會否在今天正發生著不被察覺的變化?

王希的裝置作品《9h38m45s》以時間為線索,探索的則是作品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關係。藝術家這件作品的地毯曾在英國展出,而9小時38分45秒正是英國展覽的時間長度,而今作品的空間被置換,這一時間的度量卻仍然延續。也就是説,觀眾在參觀展覽的過程中,不自覺間已為作品本身延長了壽命,而這種觀眾賦予物品以藝術特性的行為,或可與同時在中央美院美術館展出的博伊斯的展覽,“人人都是藝術家”的理念相呼應。

趙邦的作品《格律》試圖打破特定時間與空間之間的界線。在這裡吸引藝術家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詩詞格律,在這一相對封閉、自成體系的空間之中,人與世間萬物、人與時間空間的關係皆被重新定義,這種嚴格的對仗與工整的關係,是人為的框定與想像,卻也賦予了藝術作品以完整性與穩定性;藝術家在對“格律”的視覺展示中,添加了象徵真實時間流逝的鬧鐘,昭示了特定空間與現實的背反,也暗示出了流過鬧鐘之時間的虛擬性與人為痕跡。

張小迪的作品《逝者如斯夫》以三頻影像的手段,在同一時間分別拍攝了武漢長江大橋與南京長江大橋的景觀,這些影像以長江為紐帶相互串聯為一體。作為湖北人,藝術家本人似乎對長江與橋有著個人獨特的理解。在他看來,影像中兩座聞名的橋梁建築連接了長江,而長江,作為同樣具有運輸功能的自然景觀,則以另一種橋的形態,連接了這兩座大橋,連接了中國各地不同的地區,同時也連接了古典浪漫詩詞中,分別居於長江首尾的思念情緒。影像的播放,從來都與時間的流逝有關,而影像中長江本身的流逝,則在藝術家本人對於時間與空間關係的思考中,增添了自我感懷的意味。

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到年輕藝術家們對於時間這一終極問題的思考與理解,而在策展人許彤看來,中國自經歷了五四運動、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潮流,需要面對的,仍是全球化背景下,本土傳統與西方話語之間的再度定位。作為西方規則體系的“小時”單位,與中國傳統已被遺忘的“大時”文化,共同構成了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而對年輕人而言,他們在藝術實踐中所體現的,更多的是個人經驗的流露,與主觀化特徵的建立,這種主觀體驗,在一定程度上即是對既定規則的逾越,而這種逾越所顯示的自由與個性化的自我,恰恰可以從中國迥異於西方理性的傳統文化中,找到淵源與脈絡。

“中央美術學院項目空間”旨在以項目制的方式培育優秀青年策展人,為青年策展人搭建一個學術和展示平臺,推動、扶持、鼓勵具有國際視野的策展實踐。這一項目從2013年開始,將繼續聯合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並由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青年策展人專項基金從全國範圍內徵集優秀青年策展人策展方案,並對其進行審核、選拔,入選方案將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項目空間”舉辦展覽,每年舉辦六次。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