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當代藝術再難現四大天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25 14:37:47 | 文章來源: 京華時報

香港藝術家林東鵬的《古董》系列正是在香港特殊時代背景下創作的。藝術家疑問為何自己從小總是透過西方藝術家的複製品或圖片進行想像而得到美術教育,而不是在城市身邊或本地的藝術館去學習。同樣在那個年代,中國美術史是鮮有人學習的,而在藝術館裏,藝術家才第一次意識到中國藝術需要尋根。

英雄本色勾起兩地共同記憶

本次展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和中華文化聯誼會聯合主辦,主題“英雄·本色”源於上世紀80年代香港電影《英雄本色》。這部膾炙人口的電影是香港大眾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一,曾風靡兩地,並對內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産生深遠影響,間接地促成了兩地對文化的某些共同回憶。展覽共邀請了11位從50後到80後各年齡層的藝術家,以這段共同的文化記憶為切入口,讓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下生活的藝術家們以他們獨特的方式再玩味各自心目中的“英雄本色”,在創作交流中碰撞出藝術的火花。

本次展覽從策劃到開幕經歷了大約8個月的時間,策展人方敏兒特別指出,邀請的11位藝術家都是經常往來內地和香港,對兩地文化有一定認知。“70、80後內地和香港藝術家們成長背景大不相同,但都曾受到香港大眾文化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形成獨有的符號記憶,大眾文化所輸出的資訊在價值觀與文化上的衝擊,甚至於愛情觀、價值觀和消費觀念,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內地與香港的一代人。”方敏兒説。

對話·方敏兒:當代藝術即將走向大眾普及

記者:兩地藝術家在創作中文化背景有哪些差異?

方敏兒:香港與內地無論是價值觀、生活的習慣、社會的發展變化等都有著明顯的差異,但是在回歸十幾年後的今天也發現,兩地需要尋找回兩地溝通的橋梁是很重要的。我發現香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眾文化是兩地人成長過程中的共同回憶,這是個有趣的橋梁,可以使兩地文化相互交流。

記者:你如何看青年藝術家的藝術未來?

方敏兒:將來整個當代藝術的面貌肯定不再只是只有幾個大師的世界,也不再是只有幾個機構或者只有某些人才有力捧藝術家的能力。網際網路出現後,每個人都能夠有自己的話語權,藝術將更加普及,未來將很難出現當代藝術的“四大天王”(張曉剛、岳敏君、方力鈞和王廣義)。

記者:本次展覽中多是實驗藝術作品,目前實驗藝術的發展受到市場制約,實驗藝術的走向如何?

方敏兒:實驗藝術被更多人接受是從2009年後開始,此後畫廊也開始將實驗藝術加入到商業考量,目前實驗藝術仍在發展中,市場也處於發展中。從藝術家扶持上來説,國外對於實驗藝術有很多一些非牟利的藝術基金扶持,這一點國內也可以借鑒。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