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翰墨傳承—中國美術館當代書法邀請展重磅亮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24 15:51:1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三、翰墨傳承——中國美術館當代書法邀請展(2013)的內容簡介

此次邀請展參展書家以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及以前出生的書法家為主,他們秉承中國書法的典正脈息,致力於將其傳承傳于後世,他們見證、經歷、推動著當代中國書法的發展。本屆邀請展力求展現出他們書法創作的最佳狀況,並通過三個部分的呈現以點帶面地闡發中國書法傳承、發展創新的內涵。

翰豪有儀

儀,度也,含典範、表率之意。第一部分“翰豪有儀”的參展書法家均出生於1940年之前已年近耄耋,其中有孫其峰、馮其庸、歐陽中石、佟韋、李鐸、劉藝、孫伯翔、張榮慶、陳巨鎖;更有姚奠中老先生已逾期頤。他們伴隨著當代中國書法的發展歷程,承繼近現代中國書法發展的時序,勇拓當代中國書法發展的洪流。這一部分展出的作品代表著這個時段書法家們不遺餘力發揚傳統文化的拳拳之心,以此張揚繼承傳統文化的信念,為中國書法的承前傳後“開枝散葉”。

翰採從心

從心,既是順從意願,又表示由衷,發自內心。不論屬於哪個層面,達到書事“從心”,多學善思的積學方略,豐富的身心經歷、綜合修養是為必備。第二部分“翰採從心”邀請的書法家大多年過花甲、古稀,如郭子緒、金伯興、周俊傑、張海、旭宇、張錫良、朱關田、周志高、林岫、王澄、王冬齡、張景岳、聶成文、李剛田、曹寶麟、何應輝、劉正成、徐本一、申萬勝、黃惇、邱振中、王鏞、張改琴、叢文俊、蘇士澍、王友誼、白煦、劉一聞,他們在書法治學、組織、育人等方面,韆鞦各有;在書法創作上,淵承有序,“從心”所適,堪為當代中國書法的脊梁。

本部分以書體為線,概略又分為正則菁華、行神適要、奔草煥目三個篇章。其中,“正則菁華”以篆書、隸書和楷書作品為主。“行神適要”以行書作品為主,包括部分行楷、行草作品。“奔草煥目” 以草書作品為主,包括章草、部分行草作品。

翰圃積學

高等書法教育在促進書法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中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很多高校先後加入到發展高等書法教育的行列,並逐步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書法教育理念、體系和方法。一批批接受高等教育的書法人才,由高校畢業步入各類相關單位,從不同角度、層面從事著保護、傳承和發展書法事業的重任。

本部分邀請10位書法家參加,韓天雍、白砥、張羽翔、陳海良、呂金光、肖文飛、葉培貴、徐海、鄭曉華、劉燦銘,他們積學專攻,文、史著説,理、論究極,每有心會,則為讀者所賞;他們書道有識,或由傳統典正承繼出新,或取他山之玉探索研習。他們的作品,文采風流與翰逸神飛和合一體,技巧表現中潛在著其學術思想的支撐。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